[发明专利]对I类MHC亲和力提高的修饰的白细胞Ig样受体家族(LIR'S)及其在调节T细胞活性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8069.0 | 申请日: | 200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B·K·雅各布森;李懿;R·K·莫伊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迪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A61K38/17;A61P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宜红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hc 亲和力 提高 修饰 白细胞 ig 受体 家族 lir 及其 调节 细胞 活性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对某给定的I类pMHC具有结合特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 多肽对所述给定的I类pMHC的KD小于或等于1μM和/或对所述给定的I类pMHC 分子的解离速率(off-rate,koff)为2S-1或更慢,所述多肽与SEQ ID NO:7有至少 45%相同性和/或55%相似性并且所述多肽对CD8与该给定pMHC结合的抑制 程度高于多肽SEQ ID NO:3。也提供了所述多肽的多价复合物,呈递所述多肽 的细胞,与治疗剂结合的所述多肽和使用这些多肽的方法。
发明背景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ILT)也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R)、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MIR)和CD85。该免疫受体家族构成了免疫球蛋白 超家族的一部分。1997年3月,一项研究(Samaridis等,(1997)Eur J Immunol 27 660-665)首次公开了鉴定到ILT分子,该研究详述了LIR-1(ILT-2)的序列并注 意到这些分子与牛FCγ2R、人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人FcαR和小鼠gp49 相似。该项研究也注意到与KIR不同,LIR-1主要表达在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 胞上。
具有ILT分子的pMHC结合特征的可溶性多肽及其多价复合物为阻断pMHC 分子上的CD8结合位点提供了方法,例如对于抑制CD8+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 病的目的。然而,对于该目的,如果与天然ILT分子相比,这些多肽对靶pMHC 分子的亲和力较高和/或解离速率较慢是理想的。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对某给定的I类pMHC具有结合特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 多肽对所述给定的I类pMHC的KD小于或等于1μM和/或对所述给定的I类pMHC 分子的解离速率(koff)为2S-1或更慢,所述多肽与SEQ ID NO:7有至少45%相 同性和/或55%相似性,并且所述多肽对CD8与该给定pMHC结合的抑制程度 高于多肽SEQ ID NO:3。也提供了所述多肽的多价复合物,呈递所述多肽的细 胞,与治疗剂结合的所述多肽和使用这些多肽的方法。
发明详述
如上所述,ILT分子也称为LIR、MIR和CD85。本文所用的术语ILT应理解 为包括该免疫受体家族内的任何多肽。
ILT
免疫受体的ILT家族表达在淋巴细胞和髓细胞表面。ILT分子在它们的胞外区 域具有63-84%的同源性,除了可溶性LIR-4之外的所有ILT分子均是I型跨膜蛋 白。目前鉴定的所有ILT分子在它们的胞外区中具有两个或四个免疫球蛋白超家 族结构域。(Willcox等,(2003)4(9)913-919)。各ILT分子也可表达为许多不同 的变体/同种型。(Colonna等,(1997)J Exp Med 186(11)1809-1818)和(Cosman 等,(1997)Immunity 7 273-282)。
有许多科学论文详细描述了ILT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以下文献: (Samaridis等,(1997)Eur J Immunol 27 660-665),(Cella等,(1997)J Exp Med 185 (10)1743-1751),(Cosman等,(1997)Immunity 7 273-282),(Borges等,(1997) J Immunol 159 5192-5196),(Colonna等,(1997)J Exp Med 186(11)1809-1818), (Colonna等,(1998)J.Immunol 160 3096-3100),(Cosman等,(1999) Immunological Revs 168 177-185),(Chapman等,(1999)Immunity 11 603-613), (Chapman等,(2000)Immunity 12 727-736),(Willcox等,(2002)BMC Structural Biology 2 6),(Shiroshi等,(2003)PNAS 100(5)8856-8861)和(Willcox等,(2003) 4(9)913-9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迪金有限公司,未经麦迪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8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