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4346.0 | 申请日: | 200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美浓辰治;冈崎祯之;宇贺治正弥;平本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6;H01M4/70;H01M10/04;H01M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正极、负极和隔离物的电池,特别是涉及可以小型化和高能量密度化的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等的需要出发,要求扁平形而且能量密度高的电池。例如,为了高效地容纳在电池外壳内,如图6所示,提出了包含正极、负极及隔离物的叠层体(参见专利文献1及2)。图6的叠层体51,是把具有正极54、负极57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隔离物58的电极群59曲折地折叠而形成的。正极54包含由铝箔组成的正极集电体52和负载于其上的由LiCoO2等锂复合氧化物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53。负极57包含由铜箔组成的负极集电体55和负载于其上的由碳质材料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6。
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中,也可以使正极集电体及负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不负载活性物质的区域并把该区域设置为叠层体的弯曲部。在这种情况下,在弯曲部由于不存在正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弯曲部厚度变薄。从而,叠层体厚度变得均一。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图7所示构造的电池(参见专利文献3)。在图7的电池中,也采用如图6所示的叠层体51。在叠层体51的周围,配置电绝缘片材61。配置导电板材,使之与处于叠层体下面的正极集电体52连接。导电板材62变为正端子。同样地,配置导电板材63,使之与处于电极群上表面的负极集电体55连接。导电板材63变为负端子。
专利文献1:特开平9-7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264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6-140077号公报
但是,具有像上述这样的构造的电池,为了焊接在电路板上,必须有引线端子。因此,不仅电池本身不能小型化,而且安装面积必须大于电池本身的横断面积。此外,电池的高度也会变高。因而,电路板难以小型化。另外,由于零件数增多,成本也不免要上升。
为了提高电极群中活性物质层的比率,达到高容量化,可以考虑正极集电体及负极集电体的厚度变薄。但是,特别是若集电体的厚度不足5μm,则引线端子难以熔焊在集电体上。若集电体的厚度薄,则其处理也困难。因而,难以形成引线端子,而又不把集电体刺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集电体薄,也可以设置引线端子而又不刺破集电体且可靠性高的薄型电池。
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带状电极群,上述电极群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介于它们之间的隔离物组成。第一电极具有带状的第一集电体及负载于其一个面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面向隔离物。第二电极具有带状的第二集电体及负载于其一个面上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活性物质层面对隔离物。电极群曲折地折叠,构成叠层体,其具有多个平坦部、位于多个平坦部的第一端部侧且第一集电体位于最外周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弯曲部、位于与第一端部侧相反一侧的第二端部侧且第二集电体位于最外周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叠层体具有连接到至少一个第一弯曲部的第一端子及连接到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的第二端子。
换言之,本发明的电池曲折地折叠。因而,隔离物开放部分彼此向相反的方向折叠,形成交互排列的断面U字形第一电极容纳部分和第二电极容纳部分。第一电极容纳在第一电极容纳部分中。第二电极容纳在第二电极的容纳部分中。第一电极具有2个第一电极片,各第一电极片包含第一集电体和在其一个面上负载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电极具有2个第二电极片,包含第二集电体和负载于其一个面上的第二活性物质层。2个第一电极片配置在第一电极容纳部分中,使活性物质层连接到隔离物,2个第二电极片配置在第二电极容纳部分中,使活性物质层连接隔离物。容纳在相邻的2个第一电极容纳部分中,活性物质层相互面对面的各第一电极部分,设置得跨过第一电极容纳部分间的隔离物通过第一连结部连结。装入相邻的2个第二电极容纳部分,活性物质层彼此面对面的各第二电极部分设置得跨过第二电极容纳部分之间的隔离物通过第二连结部连结。第一连结部至少由第一集电体构成,第二连结部至少由第二集电体构成。另外,本发明的电池具有使第一连结部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子部分及使第二连结部相互连接的第二端子部分。
在第一端部侧及第二端部侧,各有多个弯曲部,在第一端部侧及第二端部侧中的至少一个,多个弯曲部的位置,也可以在垂直于叠层体的厚度方向的规定方向上依次错开。或者,在第一端部侧及第二端部侧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使弯曲部的位置每隔一个向垂直于叠层体的厚度方向的规定方向突出。这里所谓叠层体的厚度方向,是指平坦部的叠层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4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带宽扩展技术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脱气型液压张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