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顶或立面覆层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2847.5 | 申请日: | 200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T·绍奇沃伊;P·霍费尔-诺泽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3S瑞士太阳能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2/00 | 分类号: | E04D12/00;H01L31/048;E04D1/34;E04D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覆层 | ||
1.由成鳞片状设置的板形构件(1)构成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中,每一构件(1)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6),此固定元件设置在构件(1)的面向建筑物的内面(16)上,每一构件(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6)固定在一基本上水平设置的支承元件(27)上,固定方式是,使一个在固定元件(6)中存在的向下敞开的槽口(20)夹紧式地搭接所述支承元件(27),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6)在构件(1)上邻近于构件(1)的基本上水平定位的下边缘(5)设置,并且固定元件(6)的搭接支承元件(27)的槽口(20)比构件的上端面(12)更接近该下边缘(5),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1)包括至少一个板件(2)和一个至少部分地围绕该板件(2)的框架(3),并且,槽口(20)与构件的内面(16)的间距至少相当于构件(1)在其上端面(12)处的厚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6)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6)与所述框架(3)连接成一体。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由塑料构成并且优选以注塑成型方法制造。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板件(2)周围注塑使所述板件(2)与所述框架(3)相连接。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7)设计为在一底部结构(4)上固定的成型杆,该成型杆具有一与所述底部结构(4)间隔开的指向上方(箭头18)的翼缘(21)。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在搭接区域内,构件(1)的下边缘(5)在面向支承元件(27)的表面上和/或构件(1)的上边缘(11)在远离支承元件(27)的表面上构造或者设有沟槽和/或筋条。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每一构件(1)的各侧边缘(7、8)构成有这样的元件(30、31),这些元件与水平邻接的构件的相应的元件(31、30)密封地相嵌接。
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在下边缘(5)垂直于板件(2)的平面不超出板件(2)。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1)在其背面具有由不可燃的材料构成的平面元件(22)。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2)的至少一部分设计为光电元件或者包括光电元件。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在构件(1)的上边缘(11)上如此之宽以及各支承元件(27)之间的间距如此选择,即,使上面邻接的构件(1)的下边缘(5)不超出光电元件或者超出最大为光电元件的垂直长度的5%。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在构件的上边缘(11)中设置至少一个电连接点(19),该电连接点优选从上边缘(11)的端面(12)是可接近的。
14.按照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项所述的屋顶或立面覆层,其特征在于,光电元件设置在板件(2)的内面上,所述框架(3)设计为使其构成光电元件的防水封闭罩,并且板件(2)的外面是防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S瑞士太阳能系统股份公司,未经3S瑞士太阳能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28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为互联网协议应用提供不等差错防护和不等差错检测的方法
- 下一篇:金属门窗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