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光敏叠层体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9559.4 | 申请日: | 200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末原和芳;秋好宽和;伊本贤一;杉原了一;森亮;铃木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38/10 | 分类号: | B32B38/10;B32B37/22;B32B38/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光敏 叠层体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包含细长的光敏薄片的光敏叠层体,该光敏薄片包括相继沉积在支持体上的光敏材料层和保护膜,每隔预定长度剥离该保护膜,且通过剥离保护膜而暴露的光敏材料层被附加到衬底上。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液晶面板的衬底、用于印刷线路板的衬底和用于PDP面板的衬底,具有包含光敏材料(光敏树脂)层并附加到衬底表面上的光敏板(光敏片)。光敏板包括相继沉积在柔性塑料支撑体上的光敏材料层和保护膜。
用于叠加这种光敏板的叠加装置通常进行操作,以便以预定间隔进给衬底,如玻璃衬底、树脂衬底等,并从光敏板剥离一定长度的保护膜,该长度对应于将要叠加到每一个衬底上的光敏材料层的范围。
根据如日本待审专利公开No.11-34280所披露的用于叠加薄膜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如附图中的图46所示,从薄膜卷1展开的叠层膜1a绕导向辊2a、2b被拖引并沿着水平薄膜进给平面伸展。导向辊2b与旋转编码器3结合在一起以便输出脉冲,脉冲的数量取决于叠层膜la进给的长度。
从导向辊2a、2b沿着水平薄膜进给平面伸展的叠层膜1a绕吸辊4被拖引。部分切刀5和覆盖膜剥离器6沿水平薄膜进给平面设置在导向辊2b和吸辊4之间。
部分切刀5具有一对圆片车刀5a、5b。圆片切刀5a、5b可以横贯叠层膜1a运动以切断叠层膜1a的覆盖膜(未示出)以及覆盖膜相反侧上的光敏树脂层(未示出)。
覆盖膜剥离器6将从粘带辊7退绕的粘带7a强力压靠在压力辊8a、8b之间的覆盖膜上,然后围绕卷片辊9卷绕粘带7a。覆盖膜通过粘带7a从光敏树脂层剥离下来,并与粘带7a一起围绕卷片辊9卷绕起来。
吸辊4的下游有一对层叠辊12a、12b以用于将叠层膜1a重叠和压靠在多个衬底11的上表面上,这些衬底11由衬底进给器10相继间歇地进给。支撑膜卷取辊13设置在层叠辊12a、12b的下游。叠加到各衬底11上的透光的支撑膜(未示出)被剥离并由支撑膜卷取辊13卷绕起来。
在以上现有技术中,测量由旋转编码器3产生的脉冲的数量是在部分切刀5开始切割叠层膜1a时开始的。当来自旋转编码器3的脉冲的测量值达到对应于叠层膜1a上待切割的预定位置的值时,衬底进给器10被致动。于是,衬底11与叠层膜1a同时进给到层叠辊12a、12b之间。这样,叠层膜1a被定位以便于叠加到每一个衬底11上。
在现有技术中,测量导辊2b上的旋转编码器3产生的脉冲数量是在部分切刀5开始切割时开始的。基于测量值,衬底11被进给,使得部分切割区域被视为到达层叠辊12a、12b之间的预定位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切刀5与层叠辊12a、12b之间的长度相当大。因此,叠层膜1a的长度可能因为来自层叠装置的热而改变,或者旋转编码器3可能会滑动。因此,无法相对于层叠辊12a、12b精确地定位叠层膜1a和衬底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经简单的工艺和布置将细长的光敏薄片精确地叠加到衬底上来制造高质量光敏叠层体的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光敏叠层体的装置,包括:用于放出细长的光敏薄片的薄片放出机构,所述光敏薄片包括支撑体、设置在支撑体上的光敏材料层和设置在光敏材料层上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具有剥离部分和残留部分;用于形成加工区域的加工机构,所述加工区域在已经被薄片放出机构放出的细长的光敏薄片的保护膜中并在剥离部分和残留部分之间的边界位置处可被横向切断;用于从细长的光敏薄片剥离所述剥离部分、留下残留部分的剥离机构;用于将已经被加热至预定温度的衬底进给至叠加位置的衬底进给机构;用于将所述残留部分定位在衬底之间且在叠加位置将光敏材料层的已剥离掉剥离部分的暴露区域叠加到衬底、从而制成叠加衬底的叠加机构;位于叠加机构下游、用于从叠加衬底剥离所述支撑体的支撑体剥离机构;位于叠加机构与支撑体剥离机构之间、用于冷却叠加衬底的冷却机构;以及用于将层积在支撑体上的树脂层加热到预定温度范围内的加热机构,所述预定温度范围为玻璃转化温度或玻璃转化温度以下的温度。
此外,支撑体剥离机构可优选地包括用于在剥离支撑体时沿着对衬底的叠加方向施加张力到支撑体的张力施加结构。
此外,支撑体剥离机构可包括用于顺着衬底的外周部分从衬底剥离所述支撑体的剥离辊,以及在衬底之间运动的同时沿着所述剥离辊的外周引导支撑体的剥离引导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9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