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自治系统之间提供虚拟专用网络服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8180.1 | 申请日: | 2006-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2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库尔马拉;威利·哈里沃瑞;贾瑞基·索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利亚索内拉股份公司;泰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付建军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治 系统 之间 提供 虚拟 专用 网络服务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两个或更多自治系统之间提供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两个或更多自治系统中的每一个自治系统中提供聚合边缘路由器,
将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配置为数据包的进入边缘路由器的自治系统中的数据包的进入边缘路由器的路由对等方,以便建立第一数据包交换隧道,
将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配置为数据包的外出边缘路由器的自治系统中的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的路由对等方,以便建立第二数据包交换隧道,以及
将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配置为所述数据包的外出边缘路由器的所述自治系统中的所述数据包的外出边缘路由器的路由对等方,以便建立第三数据包交换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包交换隧道确定为单独的标记切换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数据包的进入边缘路由器和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之间使用多协议内部边界网关协议,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之间使用多协议外部边界网关协议,以及
在所述数据包的外出边缘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之间使用多协议内部边界网关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接收来自同一个自治系统中的所述数据包的进入边缘路由器的VPN-IP路由,
通过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将所述VPN-IP路由导入到一个或多个合适的VPN路由和转发表(VRF)中,
通过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将所述路由的关联的路由属性替换为那些被配置到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中的合适的VRF的路由属性,
通过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将地址的下一跳跃属性设置到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将如此修改过的VPN-IP路由再分布到所述数据包的外出边缘路由器的所述自治系统中的所述第二对等聚合边缘路由器。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聚合边缘路由器的VPN-IP路由,
通过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将所述VPN-IP路由导入到一个或多个合适的VPN路由和转发表(VRF)中,
通过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将所述路由的关联的路由属性替换为那些被配置到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中的合适的VRF的路由属性,
通过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将地址的下一跳跃属性设置到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将如此修改过的VPN-IP路由重新广告到所述数据包的外出边缘路由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路由属性包括所述VPN-IP路由的路由区别符(RD)和路由目标(RT)。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VPN-IP路由的所述下一跳跃属性被设置为所述聚合边缘路由器的IP地址。
8.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之间使用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
9.一种用于在自治系统中提供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的边缘路由器,其中,所述边缘路由器是聚合边缘路由器,包括:
用于在聚合边缘路由器和所述聚合边缘路由器的自己的自治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的边缘路由器之间建立第一数据包交换隧道的装置,所述第一数据包交换隧道在所述聚合边缘路由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的边缘路由器中结束,
用于在聚合边缘路由器和所述聚合边缘路由器的另一个自治系统中的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之间建立第二数据包交换隧道的装置,所述第二数据包交换隧道在所述聚合边缘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聚合边缘路由器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由器,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包交换隧道确定为单独的标记切换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利亚索内拉股份公司;泰乐有限公司,未经特利亚索内拉股份公司;泰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81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