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植入物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6594.0 | 申请日: | 200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0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C·沃瑟;B·舒尔特-赫姆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西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植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植入物,该植入物例如可以用于修复腹股沟疝。
EP0898944A2公开了一种疝气植入物,其中借助于展开设备将两层底部布置在疝口之下的腹膜前空间中。从底部出发的通道延伸通过疝口,并且在其端部提供有领圈。此处的一个缺点是底部不总是可靠地展开在腹膜前空间中,并且其边缘可能变得折叠或变得有粘性。而且,底部保持相对刚性。
US20030078602A1公开了一种两层疝气植入物,其中一层是可吸收的,而另一层不可吸收。
DE19613730A1描述了一种表面植入物,用于加强或闭合人体组织,其中植入可吸收薄膜可以应用为暂时变硬材料植入在网状底部结构的一侧或两侧。
DE10155842A1公开了一种具有网状底部结构的表面植入物,其可稳定一段时间、具有测得在1.5mm至8mm的范围中的孔并且至少在局部区域在两侧提供合成和可吸收聚合物薄膜。在底部结构的孔中,两层聚合物薄膜互相粘结或者焊接。
包括薄膜的表面植入物仅允许组织通过它们少量生长,因为应用的薄膜构成障碍。即使薄膜可吸收,该不利的效果也至少暂时存在。
WO2004/012627A1公开了具有保持结构的疝气植入物,其用于帮助展开和稳定植入物。该植入物包括具有小孔、由聚丙烯制成的两个硬的重叠网、e-PTFE制成的缝合的薄膜以及在聚丙烯网袋中缝合通道中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制成的增强环。
对此的一个缺点是,聚丙烯网袋表示了大量的材料,其为硬的并且仅不佳地适于解剖环境,这导致对形成疤痕板造成过度异体反应。而且,e-PTFE制成的多微孔膜未合成在组织中,但是代替地由组织囊封闭;避免了粘连。
US6224616B1公开了一种疝气植入物,具有其间形成袋的两层网状层。该袋包含弹簧结构,其在一个平面上展开植入物。在使用期间,该植入物的边缘可以折叠或者重叠,这是不利的。
从US6669735B1已知另一种疝气植入物。在此,将可吸收环固定在非可吸收网的外周,所述环可弯曲,但是在变形之后恢复其原始形状。
US5368602A公开了一种弹性手术网,具有至少一个细长、半刚性元件,其用于帮助插入植入物。半刚性元件可以与网整体形成或者形成为独立部件。
原则上,借助于可吸收或不可吸收延展环或相似应用帮助(例如,镍钛诺线或者弹簧线)在腹膜前空间中展开植入物网,存在缺点。
因而,据报道,环可以破碎,使得存在对肠打孔的风险。在正常伤口痊愈过程中,当组织生长入网中时,形成伤疤并且导致伤口收缩。组织已经生长入其中的网从而也收缩,但是延展环不参与该收缩。这可以导致网的三维变形,并且已经变形的网随后可能不在执行封闭疝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得可获得手术植入物,其尤其适于疝气修补、可以易于在腹膜内空间中展开,例如,在整个治疗过程期间允许组织通过其良好生长并且后期不引起并发症。
由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手术植入物实现了该目的。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手术植入物具有网状底部结构和在至少一部分底部结构上延伸的薄膜。在薄膜的部分区域上,薄膜连接到底部结构。薄膜优选的是可吸收的。薄膜和鼠皮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不高于0.25。该数字涉及干(即,未预先弄湿)膜。下面将经一步详细说明用于确定动摩擦系数以及相应的静摩擦系数的测试过程。
薄膜和鼠皮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可以在任何范围中,其中下限大于0而小于上限,而其上限不高于0.25;对此所有可能的数值因此认为已经公开。
当根据本发明的植入物或者具有上述特征的其部件引入腹膜前空间时,关于在先已知植入物在上列出的缺点不发生。植入物以这种方式安装,即在放置入腹膜前空间之后,具有网状底部结构的侧指向横筋膜(即,向外),而薄膜侧指向腹膜(即,肠内侧)。借助于薄膜,植入物提供了足够的初始硬度以在腹膜前空间中可靠地展开,但是,如果是可吸收膜,腹膜前空间中的植入物部分在数天或数周之后足够柔软,并且也允许人体组织的良好结合。而且,通过薄膜和人体组织之间的相对低的摩擦促进了展开。在吸收薄膜之后,具有良好组织结合和具有很大降低的刚性的表面植入物结构留在腹膜前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西康有限公司,未经伊西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6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社区联运运输系统
- 下一篇: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