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胶材料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4901.1 | 申请日: | 2006-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E·帕斯布里格;O·胡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15/08;B65D35/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波 |
| 地址: | 瑞士诺***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塑胶材料管。
这种类型的管子常常用于储藏糊状物质,如牙膏、剃须膏、化妆 品软膏或其它食品。这种类型的管子的管体由单层或多层薄片组成。
已知的塑胶材料管的管体由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组成。它们的缺点 是具有相对较高的透气和透水蒸汽性,这会损害填充产品的储藏质 量。还已知由多层薄片制成的管体,它们具有在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 阻隔层的夹层结构。
EP 0 925 915 A1描述了一种这种类型的多层薄片,其中聚乙醇酸 (PGA)层是具气密性和水密性的屏障。在PGA层的两面上施加粘附 层,通过该粘附层,PGA层在每种情况下粘附地连接到塑胶材料层。 在此情况下,粘附层的层厚优选是3μm到0.5mm。在此情况下,利用 粘附层来满足PGA层和外覆盖层之间的粘附要求。使用聚合物作为粘 附层,如羧化聚烯烃。覆盖层优选由聚烯烃组成,且其层厚介于4μm 和5mm之间。
还已知可以通过挤压法或共挤压法来制造这种类型的多层薄片。
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将其本身的目的设定为提供一种塑 胶材料管,其制造具有较低的材料消耗,同时形成管体的多层薄片的 各层的粘附能力不会持久地受影响。
为了实现该目的,提出一种塑胶材料管,其管体由多层薄片制成, 该薄片具有至少一个具气密性和水密性的阻隔薄膜,该阻隔薄膜包括 至少一个聚乙醇酸层,该至少一个聚乙醇酸层至少在一面上通过粘附 促进剂的层粘附地连接到热塑性塑胶材料层,该粘附促进剂具有金属 化合物,且粘附促进剂的层厚是100-500nm。
通过使用金属化合物作为粘附促进剂,并且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 减小粘附促进剂的层厚,可以在制造这种类型的塑胶材料管时节省原 材料。以此方式制得的塑胶材料管的视觉特性只是在它们的透明性方 面受到最低限度的影响,而形成屏障的PGA层和相应的热塑性塑胶材 料层之间的粘附力仍保持足够高。
从属权利要求2-12中公开了根据本发明的塑胶材料管的优选实 施例。
下面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塑胶材料管的实施 例,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塑胶材料管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2示出形成管体的多层薄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3示出形成管体的多层薄片的不同实施例。
图1示出用于储藏和计量糊状物质的塑胶材料管1的纵向截面 图。塑胶材料管1具有带出口喷嘴6的管肩4,在管肩4的外周边处以 气密方式提供管体3。管体3与管肩4和出口喷嘴6一起形成具气密性 和水密性的容器。图2示出管体3的在图1中标为A的局部截面的组 成。
图2示出设计成多层薄片的管层压片5形式的管体3的多层结构。 管层压片5由多层阻隔薄膜7组成,该薄膜7在形成管体3的管层压片 5的内部上粘附地连接到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制成的内层 17,并且在管层压片5的外部上粘附地连接到由聚乙烯制成的外层19。 内层17和外层19的层厚是60μm或90μm。
阻隔薄膜7包括PGA层9,在每种情况下在该PGA层9的两面上 提供粘附促进剂的层11和12,通过该粘附促进剂的层11和12,PGA 层9在每种情况下粘附地连接到由热塑性塑胶材料形成的覆盖层13和 15。
PGA层9的厚度是15μm,它形成必需的气体和水蒸汽屏障,并 且赋予管层压片5必需的恢复力。
为了提高PGA层9对覆盖层13、15的粘合性,在每种情况下在 它们之间提供粘附促进剂的层11、12。粘附促进剂层11、12由铬材质 的金属层形成,其厚度是300nm。两个粘附促进剂层11、12都是通过 利用挥发性溶剂进行涂装而施加到PGA层9的。也可以通过共挤压层 压法或薄层法(如在金属层上气相沉积或溅射)将粘附促进剂11、12 施加到PGA层9。也可以使用其它金属作为粘附促进剂11、12,如铝、 钛、镍、钼、铁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或其氧化物。粘附促进剂11、12 也可以在它的组成中具有聚合物材料。但是,粘附促进剂11、12中必 需要有按重量计最少50%、优选超过70%含量的金属化合物,以便确 保PGA层9与覆盖层13和15之间的粘附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