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切换动作监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2893.7 | 申请日: | 200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大辅;筱原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9/04 | 分类号: | H01F29/0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载分 接头 切换 动作 监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视装入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动作状态的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切换动作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由具有切换开关、分接头选择器及转换器的有载分接头切换器;以及操作该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操作机构构成,监视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动作状态的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切换动作监视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揭示的装置。
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切换动作监视装置具有:用一连串切换动作有关的模式来检测操作机构的驱动轴产生的转矩的转矩传感器部;判别切换开关、分接头选择器、以及转换器的切换动作的切换模式的切换模式判别部;存储每个切换模式正常动作时的转矩模式的正常转矩模式存储部;根据来自切换模式判别部的输出选择该切换模式中的正常转矩模式、与来自转矩传感器部的输出进行比较来判定动作异常地方的异常地方判定部;以及根据没有检测出动作异常的正常时的转矩模式的来自转矩传感器部的输出的变动倾向、来校正正常模式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正常转矩模式校正部。
该装置通过比较切换动作时用转矩传感器部检测的切换时的切换转矩模式与正常时的切换转矩模式,来判定异常地方,另外,探测长期的切断转矩的下降趋势,校正正常转矩模式。
另外,通过选择与各切换模式相对应的正常转矩模式,进行比较,来判别有无异常,根据异常发生的时间,确定异常地方。
另外,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切换动作监视装置具有:检测操作机构的电动机电流的电流检测单元;检测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驱动轴转矩的转矩检测单元;识别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切换动作的动作模式的动作模式识别单元;对每个动作模式识别并采集电流检测单元检测的切换动作中的电动机电流波形数据、及转矩检测单元检测的转矩波形数据的切换数据采集单元;对每个识别的动作模式设定监视对象特定数据、预先设定该每个动作模式的监视对象特定数据的基准值及允许变动幅度并加以存储的基准数据设定单元;从采集的电动机电流波形数据及转矩波形数据分别提取与预先设定的监视对象特定数据相对应的特定数据的特定数据提取单元;以及比较提取的特定数据与该动作模式相对应的基准值、在超过允许变动幅度时判定动作状态为异常的异常判定单元。
该装置由于对于用转矩检测单元检测的转矩波形数据,假设切换开关、分接头选择器及转换器的动作时刻,预先设定一定的时间宽度,将时间宽度中的波形最大值的点认定为特定点,提取该点的转矩值及其发生时刻,与基准数据设定单元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在超过允许变动幅度时,判定动作状态为异常,因此处理简单,而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判定。
专利文献1:特开平04-1375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3189542号公报
以往的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切换动作监视装置如上述那样构成,异常动作状态的检测是将检测的转矩波形数据与正常时的转矩波形数据进行比较,在超过允许变动幅度时,判定动作状态为异常,因此处理简单,而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判定。但是,实际上利用安装在运行中的有载分接头切换器的驱动轴上的转矩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转矩波形数据在原来表示切换动作状态的转矩波形数据上叠加了干扰分量,很多情况下形成了难以读出实际的转矩值的脉动波形。
然而,例如在求出切换开关的切换动作中发生的最大转矩作为所希望的特定数据时,如上所述,是求出在一定的时间宽度中观测的转矩数据的极大值。而且,该观测时间宽度是以切换动作的开始时刻为基准设定的。因而,为了得到正确的特性数据,前提是正确检测出切换动作的开始时刻。在根据不正确的开始时刻设定的时间宽度内进行观测时,有可能将该时间宽度内出现的、与根据上述特定数据不同的最大值误认为是根据上述特定数据的最大值。
再有,在转矩波形数据形成为叠加了干扰分量的脉动波形时,若考虑这些干扰分量的影响,则该观测时间宽度应该尽量设定得狭窄,正确确实地检测出切换动作的开始时刻就更重要。
因此,例如在前面的专利文献2所示的转矩检测单元24(参照该文献图1)中,采用与操作机构的驱动轴一体设计制造的特别定制产品,实现正确掌握切换动作的开始时刻,但是反之,不可避免增加了装置成本。特别是在想对现有的分接头切换装置重新引入这种监视装置时,现场的改造工程很复杂烦琐,成本也上升,这些问题阻碍了这种装置的普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