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地层中产生流体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2222.0 | 申请日: | 200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A·格雷厄姆;查理斯·E·格雷厄姆三世;乔纳森·G·韦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动力再生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00;E21B7/04;E03B3/1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娟奕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产生 流体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地层井系统,包括:
地下流线,所述地下流线的至少一部分在多个地下地层的下面,所述 地下地层通过流体不可穿透页岩层垂直间隔开;
多口泄流井,所述多口泄流井每一口都从地面延伸并且每一口都在各 相交位置与所述多个地下地层中的至少一个相交,并且具有与所述地下流 线流体连通的下部;以及
公共开采井,所述公共开采井从地面延伸并与所述地下流线流体连 通,使得从与所述多口泄流井相交的地下地层进入所述多口泄流井的地层 流体流到所述地下流线中,然后流到所述公共开采井中,
其中在与泄流井流体连通的位置和与公共开采井流体连通的位置之 间的所述地下流线相对于水平线成45°或小于45°的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公共开采井具有下部,其 中,每一个相交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高于所述公共开采井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主泄流井,所述主泄流井从地面延伸并具有形成所述地下流线的下 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泄流井包括在所述地下 流线之上的部分,该部分与所述多个地下地层中的至少一个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地下流线至少局部在所述 多个地下地层中的至少一个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口泄流井包括被射孔的 套管和带槽的衬套中的至少一种,用于从所述多个地下地层中开采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公共开采井与所述多个地 下地层中的至少一个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公共开采井包括形成所述 地下流线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另一地下流线,所述另一地下流线的一部分在所述多个地下地层的下 面,所述地下地层通过流体不可穿透页岩层垂直间隔开;
另外的多口泄流井,所述另外的多口泄流井每一口从地面延伸并且每 一口都在各相交位置与所述多个地下地层中的至少一个相交,并且具有与 所述另一地下流线流体连通的下部;并且
所述另一地下流线与所述地下流线和所述公共开采井之一流体连通, 使得来自与所述另外的多口泄流井相交的地下地层的流体通过所述另外 的多口泄流井流入所述另一地下流线,并流到所述公共开采井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另一开采井,所述另一开采井从地面延伸并与所述地下流线流体连 通。
11.一种从多个地下地层中生产流体的系统,包括:
主泄流井,所述主泄流井从地面延伸,所述主泄流井包括地下流线, 所述地下流线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多个地下地层的下面,所述地下地层通 过流体不可穿透页岩层垂直间隔开;
多口副泄流井,所述多口副泄流井中的每口从地面延伸并且每一口在 各相交位置与所述多个地下地层中的至少一个相交,并且具有与所述地下 流线流体连通的下部,每一个所述副泄流井包括在所述地下地层内的被射 孔的套管和带槽的衬套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公共开采井,所述公共开采井从地面延伸,其下部与所述地下流线流 体连通,所述公共开采井包括位于所述公共开采井中的提升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提升系统至少局部位于 所述公共开采井的下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与所述多口副泄流井中的 每口流体连通的位置和与所述公共开采井流体连通的位置之间的所述地 下流线相对于水平线成45度或小于45度的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公共开采井提升系统包 括由传动杆从地面驱动的泵、和气动提升阀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所述泵为液动喷射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动力再生公司,未经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动力再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2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