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模型底座墙板屋顶相互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139.0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玉岗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A63H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宸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浦应茉 |
地址: | 100054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模型 底座 屋顶 相互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模型的结构,具体的是建筑模型中底座、墙板、屋顶相互连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有许多的古建筑,它们非常的精美,典雅,雄伟,特别是它们有着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历史,深刻蕴含着我国的优久文化,因而非常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另外,我国还有许多具有标志意义的现代建筑,也很受人们的喜欢。作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模型是最能真实反映这些精美建筑风采和形象的形式,因而也倍受人们喜爱。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来我国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建筑模型成为一种非常最受欢通的旅游纪念品,因而需求量很大。目前,这种模型大都是用手工制作,由于模型是大型建筑的数十倍甚至成百倍的按比例缩小,部件多,部件小,连接关系复杂,手工制作时大都用胶水将部件粘合在一起,而且定位结构不完善,常常造成错位,制作难度大,效率低,质量不能保证。其中底座、墙板和屋顶的连接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只要连接好底座、墙板和屋顶,其他部件就相对容易了。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建筑模型制作中,底座、墙板、屋顶相互连接更为便捷而能保证质量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模型底座墙板屋顶连接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直接插装组合,制作和组装更为方便快捷,既能保证制作的质量,又方便包装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一种建筑模型底座墙板屋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底座与由平板组成的墙板连接的位置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的内侧设有数个卡板;在墙板与墙板连接的拐角处,每个墙板的端头设有竖的连接板,相邻两个墙板的连接板在拐角处相互支撑;在屋顶的下沿,屋顶与每个墙板拐角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卡槽,该卡槽在墙板拐角的中心位置,沿墙板拐角中心线与墙板的拐角卡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底座上设置凹槽和卡板,使得墙板很容易插入,一插即可,不用胶水粘接;由于在墙板的端头设置连接板,而且相邻的两个墙板的连接板相互支撑;另外,在屋顶与墙板拐角连接处设置卡槽,使得墙板既不能向内倒,也不能向外倒,保证了底座、墙板、屋顶的组合装配既方便快捷,又保证了整体牢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快捷,整体牢固的优点。作为旅游纪念品,既方便包装,方便携带,又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模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屋顶与墙板拐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中屋顶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屋顶上设置的卡槽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墙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墙板上设置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墙板上设置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上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槽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建筑模型底座墙板屋顶连接装置,在所述底座1上,底座与由平板组成的墙板2连接的位置设有一个凹槽6,该凹槽的内侧设有数个卡板7;在墙板与墙板连接的拐角处,每个墙板的端头设有竖的连接板5.1、5.2,相邻两个墙板的连接板在拐角处相互支撑;在屋顶3的下沿,屋顶与每个墙板拐角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卡槽4,该卡槽在墙板拐角的中心位置,沿墙板拐角中心线与墙板的拐角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成品可以将屋顶、墙板、底座拆开包装,占用空间小,便于包装,又便于购买者携带。组装时,将屋顶、墙板、底座插接在一起即可,或者插接后,在接缝处稍点一点胶水就更加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玉岗,未经侯玉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5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流式冷却塔改造成的逆流式冷却塔
- 下一篇:新型组塔专用抱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