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印机多模式润版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9064.5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晔霞;张红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7/24 | 分类号: | B41F7/24;B41F31/12 |
代理公司: | 如皋市江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春建 |
地址: | 226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印机 模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行业胶印机使用的一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胶印机上的润版系统。
背景技术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胶印机上使用的多模式润版系统。现有胶印机上使用的润版装置,由于结构的原因,普遍采用固定的着墨辊、着水辊与印版滚筒相接触,形成单一的润版模式的方法进行印刷,对于一般要求的印品此种结构基本能满足印刷要求。但对于油墨覆盖率较小或油墨覆盖率较大的印刷,则现有结构很难印出高质量的印品,所以有必对现有润版装置加已改进,以提高印刷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多种模式对印版滚筒进行润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控制的胶印机多模式润版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在考虑调节方便,能形成多种润版方式的基础上,设计成包括水斗辊、计量水辊、连杆、过桥辊、气缸I、匀墨辊、气缸II、墨辊、着墨辊、着水辊、匀墨辊支架的胶印机多模式润版系统,所述的着墨辊与印版滚筒、墨辊相接触传递油墨;在墨辊的圆周上设有可沿墨辊外圆行星移动的匀墨辊;所述的匀墨辊设置于匀墨辊支架上并通过气缸II进行转动控制;所述的计量水辊与水斗辊相接触;所述的着水辊分别与计量水辊、印版滚筒相接触;连杆上设有过桥辊,连杆的一端与着水辊同轴,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I相连;所述的气缸I、气缸II用于控制过桥辊与着墨辊、匀墨辊的位置状态。
所述的气缸I、气缸II用于控制过桥辊与着墨辊、匀墨辊的位置状态,是指过桥辊可形成与着墨辊分开,过桥辊与着墨辊接触,过桥辊与着墨辊、匀墨辊相接触的三种工作状态。
工作时,墨辊与墨路系统的墨辊相接触,当需要对油墨覆盖率较小的纸张进行印刷时,通过计算机或手动对气缸I、气缸II控制,使过桥辊与着墨辊、匀墨辊分开,从而达到控制墨量的需要;当需要对一般油墨覆盖率的纸张进行印刷时,通过手动或控制系统将过桥辊与着墨辊相接触,此时润版液经水斗辊、计量水辊、着水辊传递给过桥辊,再由过桥辊传递至着墨辊上,使着墨辊上的油墨乳化率提高,从而有利于印刷油墨的均匀;当需要对较大油墨覆盖率的纸张进行印刷时,通过手动或控制系统将过桥辊与着墨辊、匀墨辊同时接触,此时润版液通过过桥辊分别传递给着墨辊、匀墨辊,再由着墨辊与墨辊,匀墨辊与墨辊进行油墨乳化,以适应油墨覆盖率较大的平网满版印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匀墨辊支架支承匀墨辊,使匀墨辊能保持与墨辊有着良好的接触;由于采用连杆上设置过桥辊,使过桥辊与着水辊接触可靠;由于采用气缸来对过桥辊、匀墨辊的接触状态、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使润版方式实现多模式,使印刷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由于结构合理、紧凑,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印机多模式润版系统的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状态与墨路系统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胶印机多模式润版系统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胶印机多模式润版系统的第三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胶印机多模式润版系统,包括水斗辊1、计量水辊2、连杆3、过桥辊4、气缸I 5、匀墨辊6、气缸II 7、墨辊8、着墨辊9、着水辊10、匀墨辊支架11,所述的着墨辊9与印版滚筒12、墨辊8相接触传递油墨;在墨辊8的圆周上设有可沿墨辊8外圆行星移动的匀墨辊6,匀墨辊6设置于匀墨辊支架11上并通过气缸II 7进行转动控制;计量水辊2与水斗辊1相接触;着水辊10分别与计量水辊2、印版滚筒12相接触;连杆3上设有过桥辊4,连杆3的一端与着水辊10同轴,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I 5相连;气缸I 5、气缸II 7用于控制过桥辊4与着墨辊9、匀墨辊6的位置状态,所述的气缸I 5、气缸II 7用于控制过桥辊4与着墨辊9、匀墨辊6的位置状态,是指过桥辊4可形成与着墨辊9分开,过桥辊4与着墨辊9接触,过桥辊4与着墨辊9、匀墨辊6相接触的三种工作状态,本实施例通过计算机对气缸I、气缸II控制,使过桥辊4与着墨辊9分开,形成油墨覆盖率较小的印刷模式。
参照附图3,本实施例通过计算机对气缸I 5、气缸II 7控制,使过桥辊4与着墨辊9接触,润版液经水斗辊1、计量水辊2、着水辊10传递给过桥辊4,再由过桥辊4传递至着墨辊9上,使着墨辊9上的油墨乳化率提高,形成一般油墨覆盖率的印刷模式。
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通过计算机对气缸I 5、气缸II 7控制,使过桥辊4与着墨辊9、匀墨辊6同时接触,润版液通过过桥辊4分别传递给着墨辊9、匀墨辊6,再由着墨辊9与墨辊8,匀墨辊6与墨辊8进油墨乳化,形成油墨覆盖率较大的平网满版印刷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9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烟灰污染的吸烟器
- 下一篇:混汞机的吸震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