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生态园林住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701.5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雷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文奎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贾冬生 |
地址: | 751100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生态园林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特别是一种有机生态园林住宅。
背景技术
绿色生态建筑亦称为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拆除、再利用),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应用,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上世纪90年代当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发展战略后,绿色生态建筑由理念到实践,成为国际建筑业发展的重点。
近几年我国在建筑行业正在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建筑,但目前国内仅考虑的是建筑亮丽的外表,网络的普及、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等基本体系的建设,而对于绿地、林带、水系等生态绿化系统,社区的垃圾、污水、粉尘、废气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方面还处于理论上的探讨层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居住功能,又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经济植物的种植,利用生活污水、生活有机垃圾、种植过程中的植物废渣生产沼气,利用屋顶的空间进行种植和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等,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绿化美化、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实现了循环利用的有机生态园林住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园林住宅,其特征在于在住宅外的阳面建有与住宅相连的前温棚,在住宅的房顶建有上温室,在住宅的阴面与住宅相连建有后冷室,住宅中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与温棚下的沼气池相连通。
上述上温室是由朝阳面的温棚和阴面的暗室组成,温棚与暗室之间有隔墙。
上述上温室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利用装置。
上述后冷室的高度低于住宅的高度。
上述前温室和后冷室之间连接有通风管路。
上述上温室相对的墙上开有通风口。
上述生活污水为卫生间冲便污水。
上述太阳能利用装置为太阳能热水器或/和太阳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是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居住能耗低、循环利用的目的。首先在房前屋后和住宅屋顶搭建温棚,进行种植及用于各种蘑菇等菌类的培育,既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可美化、绿化生活环境。其次是将生活污水集中在房前温室下的沼气池中,同时将种植和各种蘑菇等菌类培育过程中的有机废渣、生活中的有机垃圾,投入沼气池中,使其产生沼气,为住宅提供生活用燃气,真正实现了生活有机垃圾循环利用的零排放。第三,在住宅屋顶安装太阳能装置,可为住宅提供电能和生活热水。第四,冬季采暖通过温室调节就可满足,无能源消耗。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将生态建筑与生态温室相结合形成新型有机生态园林住宅,具有节地、节能、节水、节材、零排污和内外居住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住宅15外的阳面建有与住宅相连的前温室8,在住宅的房顶建有上温室,上温室是由阳面的温室4和阴面的上室3组成,温室4与上室3之间有隔墙,在隔墙上安装有窗子。上室3可作为卧室或书房,上室的采光通过窗子前的温室4进行采光。在住宅一层的阴面与住宅相连建有半地下式后冷室14,后冷室14的高度低于住宅的窗沿高度。在半地下式的后冷室14中可以培植各种食用菌菌类。住宅中的卫生间13的冲便污水通过管道12与前温室8下的沼气池11相连通,利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提供住宅用生活燃气。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住宅上的有效空间,在二层的上温室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利用装置1,该太阳能利用装置可以是太阳能水加热装置,为住宅提供生活热水或采用太阳能光电池,为住宅提供生活用电或两者结合。
为了使住宅中的空气流通,在前温室8和后冷室14之间连接有通气管道。夏季时,由于后冷室的温度较低,一般在25℃以下,通过通风管路9将前温室8中的热气引入到后冷室14,通过通风管路17将冷却后的冷空气引入住宅中或前温室8内降低住宅温度。在前温室8内种植的各种植物,如蔬菜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引入到住宅中,可有效地改善住宅房屋内的空气质量,同时提高了室内的湿度。同样在上温室相对的墙上开有通风口18、19,可以有效地改善二层上室3内的空气质量。采光通过住宅建筑上的窗子7、16。这样在夏季就可以不安装空调进行降温,节约了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文奎,未经雷文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