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旋直筒式塑料分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600.8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梁文俊;金毓峑;何玮;李依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B04C5/12;B04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旋直筒式 塑料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分选收集及环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城市垃圾中,废塑料袋数量巨大。塑料袋不仅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与此同时,将塑料回收后作为原材料用于塑木托盘的生产不失为一种循环利用的途径。因而,塑料垃圾的收集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循环利用的一种方式。
分离回收废塑料的工艺,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风选的方法,如利用重力沉降室的原理,被气流吹起的轻质塑料进入反应器内,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反应器底部,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再如直接将废旧塑料袋投进一个方形的处理器中,该方形处理器的上面装有一个进料口和气流出口。另一侧装有可调节的百叶扇,底板装有一个可拉出的拉板,气流由鼓风机通过百叶扇送进处理器,当废旧塑料进入处理器的时候,风会把塑料吹到处理器底端的拉板上,利于塑料密度较小的特点,把塑料和其他垃圾分离。无论是何种方法,都存在着气流速度过大时,塑料会被随之带走,具有塑料收集效率不高的缺点。为解决在从垃圾分选塑料后续工艺中塑料分选率不高的不足,进行了外旋直筒式塑料分选器的研究。现有回收废塑料的工艺的效率为50-60%。
本发明是在旋风除尘器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的。传统旋风除尘器由筒体、锥体、进气口、出气口和集尘灰斗几部分构成,如附图1所示。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含尘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颗粒污染物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一般用于捕集5~1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除尘效率可达80%左右。其原理为:当含尘气流由进气口进入旋风除尘器时,气流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和圆筒体呈螺旋形向下,朝锥体运动,称为外旋流。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颗粒甩向器壁,颗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器壁滑落,进入灰斗。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到达锥体时,因圆锥形的收缩而向除尘器中心靠拢,最终形成内旋流由下回转向上由出气口排出。
发明内容
外旋直筒式塑料分选器是为了解决在塑料分选后续工艺中效率不高的不足而产生的。本发明是在旋风除尘器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旋直筒式塑料分选器,包括分选器筒体2、设在筒体2侧面的进气口1以及筒体2的上方出气口3和筒体2下方的收集装置4,其特征在于,筒体2为直筒结构,下部不封闭,出气口3下沿高于进气口1上沿。
当所述出气口3下沿与筒体2上沿平齐,效率最高。
本发明正是利用了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气流中的塑料与气流分离沉降,从而得以回收。但与旋风除尘器不同之处在于,塑料相对于颗粒物而言,其密度较小并且表面积较大,在旋风除尘装置中风速过快,不能将塑料从气流中分离,因而对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塑料的回收效率。具体改进方面表现为:
1、去掉了锥体结构,整个筒体结构呈直筒式,这样,筒体内的气流为单一外涡旋形式;2、出气口不深入筒体内,以便进入筒内的绝大部分气流可以直接排出,仅剩部分气流带动塑料在筒内发生分离作用,由于塑料相对密度大于气流,靠离心力作用被甩向筒体壁面,再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沿壁面下落,最终得以分离;3、筒体下部不封闭,以保证进入筒体内的气流可以从此处离开,避免了内涡旋气流的形成,导致已经进入到收集装置中的塑料再次被带入气流中,从而影响了其去除效率。
该分选器由四部分构成,即筒体、进气口、出气口、收集装置,设备材料为有机玻璃,如附图2所示。经过设备改进之后,对于塑料的分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附图3。
附图说明
图1: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外旋直筒式塑料分选器
图3:本实用新型对于塑料的分选效率图
图中1为进气口,2为筒体,3为出气口,4为收集装置,5为锥体,6为外涡旋,7为内涡旋。
具体实施方式
筒体高度为900mm,内径为150mm,外径为187mm,筒体下部不封闭;进气口高为75mm,宽为30mm,进气口上沿距离筒体上沿106mm,进气口与筒体相切,保证气流以切向形式进入筒体;出气口圆管直径为50mm,筒体和出气口之间由法兰连接。当气流风速为16m/s时,对于尺寸为10mm×10mm~140mm×140mm大小的塑料,其回收效率为9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