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可燃气体传感器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7575.3 | 申请日: | 2006-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蒋垣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垣昆 |
| 主分类号: | G01N25/28 | 分类号: | G01N25/28;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立德 |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可燃 气体 传感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器元件,主要用于可燃气体报警器中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可燃气体是矿井、化工企业和石油提炼企业和日常生活中安全生产的最大危险。当可燃气体在一定空间积蓄到爆燃的浓度时,一遇火源即可产生爆炸,严重地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可燃气体的危害对煤矿的影响更大,煤矿事故大多由可燃气体如甲烷等引起。为此人们设计制造出可燃气体报警器,用于测量可燃气体浓度、并在可燃气体达到危险浓度时及时报警。可燃气体报警器由传感器、电子线路和报警装置所构成,其关键部分是传感器。如图1和图2所示,传感器由测试元件及补偿元件组成。测试元件及补偿元件内设有白金丝绕圈线,其二端焊接在引线之间,白金丝绕圈线中部设有催化剂球,二元件形成桥式电路,为保持催化剂与可燃气体接触时发生反应,通常要求测试元件和补偿元件外壳必须用铜粉末冶金防爆外罩,该防爆外罩能使可燃气体与白金丝绕圈线上的催化剂球接触,又能保持测试元件内的白金丝绕圈线周边约500~600℃高温,当催化剂与可燃气体接触发生反应时火焰不向外泄。补偿元件与测试元件结构相同,但无催化剂,是做为与测试元件对比元件使用,其显示的数值与被测的可然气体的浓度互为函数关系。补偿元件与测试元件的引线分别连接在报警装置的电路上。当催化剂与可燃气体接触发生反应时,测试元件的与补偿元件的桥式电路发生变化,由于不同可燃气体浓度,导至催化剂球作用使白金丝绕圈线,温升不同,其传导的信号也不同,从而使桥式电路失去平衡,报警装置的电路得到上述信号后,作出不同反应完成报警。目前的传感器组件有如下缺点:
1、体积及重量较大:不适合随身携带和安装在矿工矿灯帽上。
2、抗震性差:目前的白金丝直径在0.01-0.02mm之间,二条引线距离为2.5-4mm,中间有一直径1-2.5催化剂球,抗震能力很差。矿工在极复杂的工作环境工作,碰撞不可避免。由此造成报警器失效。
3、底座与壳体的连接采用压配合,二组元件与气室用环氧树脂粘结,强度低,在爆炸环境下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4、功耗大、费电,青铜防爆罩散热大,提供组件的能源通常随身携带,携带的能源是有限的,很难维持长期连续工作,很难实现有效时时报警。
5、引线与白金丝绕圈线焊接是侧壁点接触,且悬垂,容易脱落,折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可燃气体传感器组件,使其具有较小的体积,重量轻,较低的功率损耗,提高传感元件的强度,增加传感元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此,本实用新型外壳上端开口,多孔金属防爆片密封在外壳上端开口处,外壳下端与底座密封,引线中部绝缘固设在底座上,隔板将外壳内自底座上端至多孔金属防爆片之间分隔为两室,二元件的两条引线上部分别位于两室内,催化剂球两侧的白金绕圈丝线固结在两条引线上。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检测元件及补偿元件置于同一底座或由两半结构组成于同一外壳内,多孔金属防爆片密封在外壳上端开口处,外壳下端与底座密封,引线中部绝缘固设在底座上,隔板将外壳内自底座上端至多孔金属防爆片之间分隔为两室,二元件的两条引线上部分别位于两室内。这种结构设计,不仅体积减少一半,且二元件在同一环境空间减少了测试系统误差。
2、在外壳顶部设防爆片,代替目前体积大、重量大的粉末冶金青铜防爆罩,重量约减少3-5倍。
3、目前元件置于气室中,工作温度通常在500-700℃间,气室又是一个很好的散热器,功耗必然很大。本专利在外壳内设导热性低的隔热层,能有效阻止热扩散,大幅度降低功耗。
4、白金丝绕圈线、置于无机纤维毡垫之间,支持白金绕圈缓冲震动冲击,大幅度提高了其抗震性和使用寿命。
5、目前白金丝绕圈线焊于引线的侧壁外径表面,几何相交为一点,不牢且焊接困难。本专利改为在引线的顶部焊接,顶部墩大、墩平、点接触改为大面积的线接触,给焊接工艺带来极大的方便,大幅度提高焊接强度,从而增加了抗震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传统的传感器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
图4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垣昆,未经蒋垣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踏动变速自行车
- 下一篇:计算机化健康吸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