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掌上条码数据采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041.0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2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涛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L12/00;H04Q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掌上 条码 数据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条码数据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特别是一种无线掌上条码数据采集器。
背景技术
当前,条码应用已经覆盖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可以说行业标准化都离不开条码,如果没有条码应用,很多工作将会造成效率低下、作业缓慢、容易出错的情况。现在好了,有了条码数据采集器,但传统条码数据采集器不是有线连接,使用受到极大地限制,就是使用CCD红光识读模组,识别率低,速度慢,还受到扫描距离的限制,扫描距离超过10-20cm范围后,即基本不能识别,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直接与数据库或WEB服务器进行无线联网,完成数据交换,实现移动计算,我们还改用识别率较高的激光条码采集模组,使用该无线掌上条码数据采集器,识别率大大提高,速度加快,0-20cm的扫描距离范围内,随意改变扫描距离扫描速度识别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掌上条码数据采集器,它克服了传统条码数据采集器有线连接使用范围受限制的难题,利用激光条码采集模组采集信息克服了使用CCD红光识读模组,识别率低,速度慢,还受到扫描距离的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无线掌上条码数据采集器包括激光条码采集模组,内置无线通信模组,微处理器CPU,液晶屏幕,23个数字功能键盘,电源模块,USB接口。激光条码采集模组,内置无线通信模组,液晶屏幕,23个数字功能键盘,电源模块都受微处理器控制。如附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以中央处理器CPU为中心,前部电源模组、液晶屏幕、无线通信模组与其相连,后部激光条码采集模组、键盘与其相连。其中无线通信模组包括GPRS、GPS、GPRS和GPS、CDMA、CDMA和GPS五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直接与数据库或WEB服务器进行无线联网,完成数据交换,实现移动计算,不受使用范围的限制,改用识别率较高的激光条码采集模组,使用该无线掌上条码数据采集器,识别率大大提高,速度加快,0-20cm的扫描距离范围内,随意改变扫描距离扫描速度识别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电源控制部分拓扑图
1、CPU 2、激光条码采集模组 3、无线通讯模块 4、EL背光 5、LCD液晶屏 6、LI电池 7、电源模块
图2:CPU控制部分拓扑图
1、CPU 2、激光条码采集模组 3、无线通讯模块 4、EL背光 5、LCD液晶屏 6、LI电池 7、电源模块 8、服务器
图3:原理简图
1、CPU 2、激光条码采集模组 3、无线通讯模块 4、EL背光 5、LCD液晶屏 6、LI电池 7、电源模块
图4: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通过激光条码采集模组对一维或二维条码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采用自主解码软件处理后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块直接与数据库或WEB服务器进行无线联网,完成数据交换,实现移动计算。
实施例二
通过激光条码采集模组对一维或二维条码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采用自主解码软件处理后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直接与数据库或WEB服务器进行无线联网,完成数据交换,实现移动计算。
实施例三
通过激光条码采集模组对一维或二维条码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采用自主解码软件处理后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块及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直接与数据库或WEB服务器进行无线联网,完成数据交换,实现移动计算。
实施例四
通过激光条码采集模组对一维或二维条码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采用自主解码软件处理后通过CDMA无线通信模块及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直接与数据库或WEB服务器进行无线联网,完成数据交换,实现移动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涛,未经张鸿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