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车弹性支架的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217.0 | 申请日: | 200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煌东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弹性 支架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车结构,特别是指健身车弹性支架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健身车都将所述的座垫支架固定在架体上,以致使用者完全无骑乘自行车具弹性的临场感,造成臀部的不适感受,因此,申请人乃提出改善方案,是将所述的座垫支架设在一L型架体C的顶端(如图5),以及以S型架体将座垫支架设在所述的S型架体D的顶端(如图6),由于具实质功效增进,乃在先前已然提出专利申请,并取得专利于案,实可证明前述改善方案当能令骑乘者达成所述的座垫支架产生弹性的缓冲作用,达到舒适的效果。然,前述的构造申请人发现依然有待改进之处,祈能达尽善尽美的境界。
1.申请人先前所设计的弹性支架体,由于弹性支臂较长,其变形量大,将令骑乘者产生晃动感造成不适。
2.前述弹性支臂由于承受重量的强度不足,容易造成所述的弹性支臂的弹性疲乏而缓慢下沉之后,无法再回复在原始位置,令骑乘者的坐姿愈来愈低,而产生踩踏姿势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弹性支架的改进结构,在产生缓冲作用的同时,加强弹性支臂的结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健身车弹性支架的改进结构,所述的弹性支架是应用在健身车的架体,其上装设有一把手支架与一传动机构与阻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ㄈ型架体的弹性支臂下方延伸一辅助撑臂,一座垫支架的终端固定在所述的辅助撑臂的终端上,而所述的弹性支臂的终端则固定在所述的座垫支架上,所述的辅助撑臂与弹性支臂固定在所述的座垫支架上形成一三角形架构,且所述的座垫支架呈悬空状态。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ㄈ型架体的辅助撑臂向下延伸的长度突出于弹性支臂的长度,而所述的座垫支架向上呈一倾斜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座垫承受重量时,所述的座垫支架对所述的弹性支臂产生应力,应用辅助撑臂对所述的弹性支臂作像上支撑,以防止弹性支臂产生变形,提供座垫支架具有弹性,避免过度变形而造成弹性疲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垫支架向上呈一倾斜角度,可使骑乘者重心位于辅助撑臂上,使弹性支臂产生一分力,并增强所述的辅助撑臂对弹性支臂的向上推力,以强化所述的弹性支臂的弹力而减少弹性疲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ㄈ型架体构造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ㄈ型架体构造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现有弹性架体实施例图
图6为现有弹性架体另一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1-ㄈ型架体;2-握把支架;A-传动机构;B-阻力控制机构;11-弹性支臂;12-辅助撑臂;13-座垫支架;10-三角形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所示,是在健身车的架体是以金属管制成一ㄈ型架体1,所述的ㄈ型架体1的前端可固定一握把支架2,且在其空间可装设一传动机构A与阻力控制机构B(此为现有装置省略赘述),而在ㄈ型架体1的弹性支臂11下方则延伸一辅助撑臂12,供一座垫支架13的终端固定在所述的辅助撑臂12的终端上,而所述的弹性支臂11的终端则固定在所述的座垫支架13上,使所述的辅助撑臂12与弹性支臂11固定在所述的座垫支架13上形成一三角形架构10,并呈悬空状态,使座垫承受重量时,所述的座垫支架13对所述的弹性支臂11产生应力,应用辅助撑臂12对所述的弹性支臂11作向上支撑,以防止弹性支臂11产生过度变形而造成弹性疲乏。
请参阅图2、图4所示,所述的ㄈ型架体1的辅助撑臂1 2向下延伸的长度可稍突出于弹性支臂11的长度,使所述的座垫支架13的终端固定在所述的辅助撑臂12的终端,以及弹性支臂11的终端固定在所述的座垫支架13时,所述的座垫支架13向上呈一倾斜角度,可使骑乘者重心位于辅助撑臂12上,使弹性支臂11产生一分力,并增强所述的辅助撑臂12对弹性支臂11的向上推力,以强化所述的弹性支臂11的弹力而减少弹性疲乏。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煌东,未经张煌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