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便育雏加温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332.6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金陵 |
主分类号: | A01K31/20 | 分类号: | A01K31/2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001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便 育雏 加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加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简便的育雏加温炉。
背景技术:
在家禽规模养殖过程中,由于雏禽出壳体温调节能力差,要求饲养环境温度达30度以上,因而须加温育雏。育雏室采用高效实用的加温设备是保障育雏成功的关键。目前,公知的家禽育雏加温设备,比较高档的有电热红外加热器和超导介质热风炉。使用前者耗电成本高,购买后者价格又比较贵。因此,多数养殖场特别是中小养殖户,还是普遍采用传统的烟道加温设施,该设施是将燃烧的烟气通过砖壁夹层或白铁管道扩散传热来加热育雏室内空间。这种加温方式虽能就地取材,但却存在烟道传热速度慢、烟气带走热量多、能源利用率低、且操作费工费时的缺陷;同时由于烟道加温管路较长,容易发生烟气泄漏,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甚至引起家禽中毒。因而许多中小养殖户渴望有一种经济实用的理想加温设备替代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简便育雏加温炉,目的在于:通过该加温炉所生成的热风,迅速提高育雏室温度,以较少的投资取代传统的烟道加温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分体的燃烧室、聚热腔、换热室、鼓风机组合成的整体炉。其中:聚热腔设置在燃烧室的上部,换热室设置在聚热腔的外周,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换热室相连通。所述的聚热腔壁呈圆锥状,壁体外设置有多个传热肋片,并被换热室的外壳罩于其中。换热室的下部设有热风出口,使换热室的热风沿肋片间隙流向育雏室。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
(一)聚热腔的外肋片伸入换热室腔体内,使热风快速生成进入育雏室,同时加快室内升温速度,有利于雏禽的生长发育。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炉体为分体组装式,简单的可以在普通燃烧炉室上加设一个聚热腔及其传热助片合成的内胆及配置传热外壳等即可构成本加温炉,结构紧凑、制作简易,占地少、移动灵活方便。
(三)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肋片作强化传热和鼓风对流、散热实现最大程度的换热、聚热腔上方的烟囱垂直拔风,给燃烧室提供足够氧气,燃料燃烧彻底,因而高效节能。
(四)本实用新型鼓风机采用现有技术的温控鼓风,可以及时实现育雏室内热空气的流量和温度的自动控制,有利于造就育雏室的恒温环境。
(五)本实用新型造价低,既经济又实用,同时也可适用于其它幼畜取暖,易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成件聚热腔及其传热助片合成内胆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活动炉栅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有燃烧室1、聚热腔2、换热室3、鼓风机4,并相互组合构成整个炉体。聚热腔为圆锥形的腔体,所设圆锥体壁21的外周等方位地设置有8-12个呈倒直角梯形状的传热助片22,圆锥腔体的顶端为烟囱23,聚热腔助片的直角边与换热室的呈圆桶状的外壳罩31的内壁面相吻合,外壳罩与聚热腔之间的空腔则为换热室。换热室的下部、聚热腔锥体底边的外周设有圆周状的热风出口32。外壳31的外壁还设有活动提手33。鼓风机4的出风口41与设置在换热室顶端的环形通风管42全密封相连,通风管下端与换热室腔相通。燃烧室外壁与聚热腔锥形外壁以活动锁扣连接(图中未表示)。又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1主要设有燃料进口11、活动炉栅12、灰斗门13,其活动炉栅位于中间一根的栅条同时也为活动炉栅的转动轴14,每个活动栅条的下方设有摇柄15、每根摇柄下方通过一根活动连杆16相连,转动轴的炉外端与脚踏板17相连。踩动脚踏板,活动炉栅可在燃烧室腔内转动,出灰操作简单易行。另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温控风机,其传感器装在换热室的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工作过程:鼓风机4工作,风从出风口41进入通风管42,继而进入换热室3,由于燃烧室火床燃烧的热量进入聚热腔2,并通过外助片传热,使进入换热室的冷风在助片间迅速升温,因换热室上顶为密封式,热风即从换热室下方的圆周状热风出口32吹出而弥漫至育雏室,达到升温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金陵,未经唐金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用双向驾驶防爆柴油机运输车
- 下一篇:型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