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货车零部件的通过式磁粉探伤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5091.5 | 申请日: | 200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9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德文 |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 地址: | 21004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客货 零部件 通过 式磁粉 探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粉探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零部件探伤用客货零部件的通过式磁粉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货车零部件探伤设备,在装夹好工件后,套上线圈磁化并在撤出线圈,最后进行观察,由于线圈在套入时受到工件结构及式装夹具的限制,导致工件的探伤部位磁化不均匀,从而对探伤质量造成影响,采用开合式线圈虽然可以消除工件结构及工装夹具对探伤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工件磁化时所需的大电流会造成线圈开合部位打火甚至烧毁线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探伤质量且使用寿命长的客货零部件的通过式磁粉探伤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铁路客货车零部件探伤用的客货零部件的通过式磁粉探伤设备,由传输装置、工件夹持器、磁化线圈和磁粉液喷淋器组成,工件夹持器可滑移的设在传输装置上,传输装置上导向机构穿过磁化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输装置穿过磁化线圈,使得设在传输装置上的工件夹持器能够携待探伤的工件一起无障碍的进入磁化线圈的中央,从而使工件磁化均匀,有利于工件探伤质量的提高,而整体式磁化线圈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②由于上、下夹具与支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使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摇枕侧架、弹簧托报、交叉杆、车钩或尾框等客货车零部件时,这些零部件能够在线圈内转动至最佳磁化位置。从而使工件完全暴露于检测者的视野中,提高了探伤效率和探伤可靠性,保证了探伤质量。③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待测工件夹持装置于主动夹具上,而主动夹具与主动支承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使待探伤的摇枕或侧架在探伤过程中能够正、反翻转,从而使摇枕或侧架的全部主要区域完全快速地暴露于检测者的视野之中,便于探伤,从而提高了探伤的可靠性,保证了探伤质量,由于探伤所需的摇枕或侧架的转动是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的,所以,提高了探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放大的结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输装置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传输装置转动输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用新型工件夹持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铁路客货车零部件探伤用的客货零部件的通过式磁粉探伤设备,由传输装置1、工件夹持器2、磁化线圈3和磁粉液喷淋器组成,工件夹持器2可滑移的设在传输装置1上,传输装置1穿过磁化线圈3,传输装置1由滚道架11、滚动轴12和滚轮组成,滚道架11为封闭齿轮箱,滚动轴12平行地设置于封闭齿轮箱上,滚动轴12之间通过相啮合的齿轮传动,在滚动架11上设有转动输入机构,该转动输入机构由主轴51、主动齿轮52、转动输出轴54和转动输出齿轮55组成,主轴51设在滚动架1上且位于两滚动轴之间,主动齿轮52设在主轴51上,转动输出轴54也设在滚道架11上并位于两滚动轴之间,转动输出齿轮55设在转动输出轴54上,主动齿轮52通过套设在主轴51与转动输出轴54之间滚动轴2上的中间齿轮53将动力传递给转动输入齿轮55。
上述滚轮由衬套132和滚套131组成,衬套132设在滚动轴12上,滚套131设在衬套132的外部,
在滚动轴12上设有径向进油孔121和轴向油孔123,在衬套132和滚动轴12上设有径向出油孔132和122。
工件夹持器2为摇枕侧架夹持器,由从动架和主动架组成,从动架由从动支承2132、从动夹具2131和从动支座213组成,从动夹具2131设在从动支承2132上,从动夹具2131与从动支承2132转动连接,从动支承2132设在从动支座213上,并与从动支座213转动连接,主动架由主动支承221、主动夹具222和主动支座223组成,主动夹具222设在主动支承221上,主动夹具222与主动支承221转动连接,主动夹具222连于转动机构,主动支承221设在主动支座22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德文,未经曾德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效自动除垢强化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支持MBMS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