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码头梯移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007.X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社建;陆爱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船舶舾装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头 移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甲板机械,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码头梯安装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船舰停靠码头时,要从船舷甲板上放下自备的码头梯作人员登船或上岸的通行道,启航前要将码头梯收放到船舷甲板上。现有技术的码头梯与船舷甲板连接位置固定,该结构连接可靠、安全。但是,固定位置的码头梯对船舰停靠码头位置要求高,不能根据船舰实际停靠码头位置选择最佳安放码头梯的位置,易造成人员登船或上岸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并且不改变船舷甲板结构便可移动选位安装的码头梯移位装置。该装置极大地方便人员登船或上岸。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码头梯移位装置,包括码头梯、平台座和船舷边。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码头梯的上端直接与平台座上部构件对应连接,平台座底部设有朝下开口的纵向U形槽,平台座的纵向U形槽与船舷边间隙配合构成轨道结构。所述平台座由平台及其上表面按所配码头梯宽度固定连接的两组拉杆座、眼板和栏杆座,设在平台底面的纵向U形槽内侧面上设有锁紧螺栓,平台两侧设有螺纹拼紧结构的调节支撑。
上述结构中的调节支撑底端部与船舷甲板侧面直接接触支撑,为增加接触支撑面积,可根据所配船舰的船舷边外侧形状将调节支撑底端部设计成直杆斜面形或弯杆平面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并且不改变船舷甲板结构便可移动选位安装码头梯,减少船舰调整停靠码头位置的操作和时间,同时也有利于人员登船或上岸通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平台座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侧视图,船舷边外侧呈弧形,所配调节支撑底端部为直杆斜面形。
图5是图3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船舷边外侧为竖平面,所配调节支撑底端部为弯曲平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码头梯移位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码头梯1与平台座3上部的构件直接对应连接,平台座3底部设有朝下开口的纵向U形槽3.6与船舷边2间隙配合构成轨道结构,平台座3连带码头梯1沿着船舷边2移动位置,U形槽3.6内侧面上设有锁紧螺栓3.5,手动旋紧锁紧螺栓3.5将平台座3锁紧在船舷边2而定位。所述平台座3如附图3所示,它以平台3.1为主体构件,其上表面按所配码头梯1宽度固定连接两组拉杆座3.2、眼板3.3和栏杆座3.4,以及设在平台3.1底面的纵向U形槽3.6和锁紧螺栓3.5,平台座3两侧各设置一只螺纹拼紧结构的调节支撑3.7。所述调节支撑3.7的底端部与船舷边2外侧面直接接触支撑,为了增加支撑面积,调节支撑3.7的底端部形状需根据船舷边2外侧形状而定。附图4所示的船舷边2外侧面设有呈弧形防撞板的实施例,此结构中的调节支撑3.7的底端为直杆斜面形。附图5所示的船舷边2外侧呈竖平面,该实施例中的调节支撑3.7底端部制成弯曲平面形。调节支撑3.7与船舷边配合,减少码头梯1对平台座3的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船舶舾装件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船舶舾装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温度保护装置的电源插头
- 下一篇:眼药液体喷施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