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帘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4757.5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5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雅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雅莹 |
主分类号: | A47H23/00 | 分类号: | A47H23/00;A47H2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帘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帘幕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能随推拉施力停止便展收定位的帘幕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一般手动推拉式帘幕装置1包含一个顶座11、一幅其顶缘固接该顶座11的帘幕12、一组设置于该帘幕12的背面处的支撑单元13,以及一组能与该支撑单元13相配合以控制该帘幕12展收变形的卷收单元14。该帘幕12具有由上往下依序邻接排列的四块可对折部121,以及一块垂坠部122。该支撑单元13具有三根分别隐藏设置于任二相邻可对折部121间的骨条131(图1中只揭露出其中一根骨条131),以及一隐藏地框设于该垂坠部122背面周侧处且用以维持该垂坠部122呈平面状的配重框架132。该卷收单元14具有一个设置于该顶座11中的卷收器141,以及二条能串接该三骨条131的拉绳142;每一条拉绳142的顶端部是卷绕固定于该自动卷收器141,且其底端部是连接该配重框架132。
于使用时,透过上推该配重框架132,能推使骨条131升移并让可对折部121产生挠折,以让该四可对折部121由下往上地逐层折合;而透过下拉该配重框架132,能拉使骨条131坠移,以让该四可对折部121由上往下地逐层展开。另一方面,以该二拉绳142的外露部位的受力状况来说,其顶部所承受该自动卷收器141施加的一向上卷收力,是恒相抗衡于其底部所承受该配重框架132施加的一向下垂坠重力,当将该配重框架132推拉至任意高度位置并松手后,该帘幕12便不会继续向上卷收或向下垂坠,而维持在呈预定遮蔽面积的展收稳态状。
不过,于收纳/包装时,因利用该配重框架132以使该帘幕12的垂坠部122恒呈平面状,该配重框架132无法拆卸且该垂坠部122无法折收,造成整体于折叠收合后的体积较为庞大,不只收纳、载运不便,相对也必须使用较大材积的包装材或较大容积的包装盒,因而提高运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组简易、收整体积小、收纳/载运便利,且包装/运送成本节省的帘幕装置。
本实用新型帘幕装置,包含一个顶座、一幅其顶缘固接该顶座的帘幕、一组设置于该帘幕的背面处的支撑单元,以及一组能与该支撑单元相配合以控制该帘幕展收变形的卷收单元。该帘幕具有多数块由上往下依序邻接排列的可对折部,以及一块邻接最下方的该可对折部底缘的垂坠部。该支撑单元具有多数根分别设置于任二相邻可对折部底端间的骨条、二根分别隐藏设置于该垂坠部顶、底端部的配重杆、二根分别隐藏设置于该垂坠部的相反二侧部且其顶、底端部分别可拆离地组接该二配重杆的相对应一端部的撑展杆,以及二个分别用以遮覆该二撑展杆的遮覆片。该卷收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顶座中的卷收器,以及至少一条能串接该多数骨条而其顶端部卷绕固定于该卷收器且其底端部连接其中一配重杆的拉绳。每一个遮覆片具有一个邻接该垂坠部的其中一侧部的挠折部,以及一相反于该挠折部且可脱离地附着定位于该垂坠部表面的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透过该二遮覆片的单端可反复脱/附设计,使该二撑展杆能迅速地与该二配重杆进行拆装,并让该帘幕的垂坠部能予折收、撑展,整体能达到拆组简易、收整体积小、收纳/载运便利,与大幅节省包装/运送成本等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后视立体图,说明一现有手动推拉式帘幕装置的展开使用态样;
图2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现有帘幕装置的收纳未用态样;
图3是一后视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帘幕装置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图3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二配重杆、二撑展杆、二连接角块与一帘幕间的组装关系;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相对应该配重杆、该撑展杆与该连接角块间的结构关系;
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于拆卸下该二撑展杆后的收纳态样;
图7是一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帘幕装置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一支撑单元的二根配重杆与二根撑展杆间的组装结构;
图8是一局部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帘幕装置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其中一结合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的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雅莹,未经林雅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4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发泡真空保温层
- 下一篇:一种带有把手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