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氨酯发泡真空保温层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4511.8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余;赵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日利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发泡 真空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氨脂发泡保温层,尤其是需要采用聚氨脂发泡保温的各种场合采用该种聚氨脂发泡保温层,能够提高保温效果,并节省聚氨脂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公知的聚氨脂发泡保温通常是在预留的夹层内直接用聚氨脂发泡形成保温层,或在模具内用聚氨脂发泡制成各种聚氨脂保温层构件。目前这种直接用聚氨脂发泡填充保温、或用聚氨脂保温层构件保温的方法还存在着缺陷,由于聚氨脂保温层与保温体之间存在空气间隙,特别是聚氨脂发泡颗粒之间的空气间隙形成空气导热,影响了保温的效果,目前普遍采用加厚保温层的办法来弥补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聚氨脂保温层及发泡颗粒间的空气间隙影响保温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氨脂发泡真空保温层,该种聚氨脂发泡真空保温层是在原聚氨脂发泡保温层基础上,在其外围用薄膜包裹,形成袋状密封,再将薄膜袋内抽真空,使薄膜袋内与聚氨脂发泡颗粒间的间隙形成真空,阻断了空气导热的路径,使其保温性能大幅度提高。用该种聚氨脂发泡真空保温层可适当降低聚氨脂保温层的厚度,节约聚氨脂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聚氨脂发泡保温层外,用薄膜包裹密封,将包裹密封后的聚氨脂保温层及薄膜包裹形成的袋内抽真空,形成聚氨脂真空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聚氨脂发泡真空保温层内没有空气导热,其保温效果优与普通的聚氨脂发泡保温层,并可适当降低保温层的厚度,节省保温材料,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构造图。
图中1.填料口,2.薄膜,3.聚氨脂发泡保温层,4.聚氨脂发泡颗粒,5.颗粒间间隙,6.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聚氨脂发泡保温层(3)外密封包裹着薄膜(2)。聚氨脂保温材料是由填料口(1)向薄膜(2)内填充,使薄膜(2)内充满聚氨脂发泡颗粒(4)及自然形成的颗粒间间隙(5),形成聚氨脂发泡保温层(3);密封填料口(1),将薄膜(2)内及聚氨脂颗粒间间隙(5)内的空气由排气口(6)抽排,使薄膜(2)内及聚氨脂颗粒间间隙(5)为真空状态,密封排气口(6),形成聚氨脂发泡真空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日利达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日利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4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饭煲加热器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帘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