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安全地铁屏蔽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2500.6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付晓波;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3/46;E05F15/14;B61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007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安全 地铁 屏蔽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安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安全地铁屏蔽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都在大量地兴修地铁。地铁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带有都市情调。但在这同时,地铁不安全因素也是明显存在的。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地铁建成以来的短短6年中就发生种种伤亡事故60多起,死亡二十几人。
目前有的地铁站试装了站台屏蔽门系统。屏蔽门在给乘客带来安全的同时,也使列车进站的速度加快,而且也能大量节约车站空调系统的能量。
但现有屏蔽门存在如下问题:列车在高速运行时会对其两侧的物体产生很大的空气压力。这对于完全封闭的、大面积的玻璃屏蔽墙和屏蔽门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所以现有地铁屏蔽门与站台边缘都有一段距离,当列车靠站时,车门与屏蔽门之间有很大的空隙,有三十几厘米,其间足可以容下一个人。这样,当车门关闭过程中,万一有人被夹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工程技术人员和地铁管理人员也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如在屏蔽门的下部加装了斜面踢脚、在门的腰部设计了挡板、列车启动前司机在车头处向后嘹望等。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上下班高峰时段拥挤情况下,尤其是混在其中的孩子们仍然有可能发生危险。而且从车头到车尾有一百多米,人工嘹望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列车运行时屏蔽门不能靠近列车,否则屏蔽门会有危险。而列车靠站时,屏蔽门太远乘客又有危险。因此目前的地铁屏蔽门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结构简单的地铁屏蔽门。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安全地铁屏蔽门,由门扇、动力臂、齿轮组和导轨几部分组成,所述动力臂与门扇呈一定角度由连接件连接在门扇的上方,动力臂通过球形滚轮悬挂在一个L形的导轨上并可沿导轨滑动,动力臂上的齿条以及两侧齿条与固定在门扇上的驱动齿轮相接触产生运动。即动力来源于驱动齿轮和动力臂上的齿条(由一段直线和一段圆弧线组成)。
本屏蔽门电气控制电路图如图5所示,图中K1是总开关,M是电动机。K2是一个联动的双掷开关,是起换向作用的。K3和K4是两个常闭的微动开关,分别安装在门框的开门位置和关门位置,是起限位作用的。
为了使两侧的门扇动作对称,两侧齿条(直线部分)必须在与屏蔽墙平行的同一竖直面内(如图1所示)。那么它们就不能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图2所示)。这样仅用两个齿轮就不能实现单机驱动。所以我采用了增加两个过渡齿轮(如图2所示)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电机选用一个电动机来驱动两扇门两种方式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要求两个门扇在向中间平移对接后,在向后转动过程中,门的内沿始终对在一起。这对齿条的形状就要有严格的要求。如图6所示,图6为右面那扇门的简易俯视图。图中AB是门扇,BC是动力臂,EF线条代表导轨,而D点是驱动齿轮的位置。在门扇转动的过程中,B沿轨道滑动,按要求,A必须沿通过D点与导轨垂直的直线上移动(这里D是定点其它都是动点),也就是说∠ADB始终是直角。由平面几何知识不难得出结论:D应处于以AB为直径的圆上。即要想使两扇门的内沿在转动过程中始终吻合,就要使齿条的形状是一圆弧——以门扇水平投影线为直径的圆,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想齿条通过门内沿,并且把驱动齿轮看成了一个点。
在所述门扇的上方装有防挤感应装置。
所述安全地铁屏蔽门与自动控制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门的机械传动部分都位于门的上方,在站台装修时都被包于其中,所以并不影响站台的美观。本实用新型的屏蔽门在操作过程中 “先开后关”,即列车到站后要在列车门开启之前打开屏蔽门。本实用新型把平移和转动结合起来,使屏蔽门开启,关闭过程中贴近车门,而关闭后又能远离列车。本实用型的屏蔽门使得地铁运行更安全、更节能,同时还可提高地铁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屏蔽门开启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屏蔽门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屏蔽门闭合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屏蔽门完全收拢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齿条形状确定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门扇 2-球形滚轮 3-驱动齿轮 4-上导轨
5-齿条 6-动力臂 7-过渡齿轮 8-连接件
9-电机 10-下导轨 A-列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未经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水井测试井口捕捉器
- 下一篇:一种石材背槽式组合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