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熔胶过滤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2341.X | 申请日: | 200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真;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日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68 | 分类号: | B29C47/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胶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熔胶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热熔胶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热溶胶的生产中,为保证产品质量,必须除去原料中带进的或合成中生成的固体杂质,因此过滤器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热熔胶在输送过程中因冷却会发生结块现象,特别是当热熔胶的流动路径较长时,这种现象会更明显,这样热熔胶在经过过滤器时就会大大影响过滤效果,同时也会造成生产效率降低。因此在过滤器中往往要设置保温或加热装置,以提高热熔胶的流动性。中国专利CN2310663Y公开了一种热熔胶机的过滤器,它是采用在过滤器的壳体中埋设电热管的方式来加热热熔胶的,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加热不均匀、温度不易控制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更加均匀的热熔胶过滤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熔胶过滤器,包括热熔胶流道、设置在热熔胶流道中的滤芯和固定在热熔胶流道末端的出料模板,所述热熔胶流道由内管构成,内管为一薄壁管件,内管的外面套有外管,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可供热媒流动的夹层。
本实用新型热熔胶过滤器采用双层管道结构,使用时,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夹层中可以通入流动的热媒,对内管中的热熔胶起到加热和保温的作用。由于热媒包围在内管的外面,可以对内管的全长进行加热保温,因此加热更加均匀。采用这种流动热媒加热的方式,温度更易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滤芯的一种优选结构是包括一个多孔的筒架,筒架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筒架的内壁上贴合一层过滤网。这种筒形的滤芯可以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
优选地,上述筒架的上端设有压环,压环的上面还设有压板,筒架的下端设有底盖,所述压板与底盖之间连接有穿心螺栓。
优选地,所述内管上固定有挡圈,所述压环的直径大于筒架的直径,所述压环的凸缘抵靠在挡圈上。从而使滤芯被定位在内管中。
优选地,所述压板上还固定有拉手,所述内管上设有取芯口,所述拉手延伸至取芯口处。这种结构便于滤芯的取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熔胶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热熔胶过滤器包括内管1和外管5,内管1为一薄壁管件作为热熔胶的流道,内管1与外管5之间形成一个夹层2,滤芯12设置在内管1中,出料模板15固定在内管1的末端。
滤芯12包括一个多孔的筒架3,筒架3的内壁上贴合一层过滤网4,筒架3的上端设有压环10,压环10的上面还设有压板9,筒架3的下端设有底盖14,一根穿心螺栓13连接在压板9与底盖14之间,从而将压环10、筒架3、过滤网4和底盖14紧固为一体。底盖14将筒架3的下端封闭,但压板9并没有将压环10的内孔封闭,因此热熔胶可以从压环10的内孔中进入滤芯12。
内管1上固定有挡圈11,而压环10的直径大于筒架3的直径,这样压环10的凸缘就抵靠在挡圈11上。压板9上还固定有拉手8,拉手8延伸至内管1上的取芯口7处,取芯口7由盖板6封闭,而拉手8就顶在盖板6上,这样滤芯12就被固定在盖板6与挡圈11之间。
熔化的热熔胶按箭头A的方向进入内管1中,经过滤芯12的过滤,从内管1的末端经出料模板15中挤出,如箭头B所示。在此过程中,夹层2中通入流动的热媒,从而对热熔胶进入加热,这种热媒可以是热水、热油或热蒸汽,从而提高热熔胶的流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日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理日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