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环向方型扁钢增强塑料管材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959.2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付宇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野塑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B32B1/08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方型 增强塑料 管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置增强材料的塑料复合管材。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管材在输送气、液、固相介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管材的耐压等级,出现了使用钢丝增强的塑料管材。但钢丝增强的塑料管材最大的技术问题是,钢丝缠绕不容易控制,容易产生滑移而出现增强缺陷,影响管材的耐压等级及使用寿命,已形成钢丝增强塑料管材的明显弱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环向方型扁钢增强塑料管材,解决钢丝缠绕不容易控制,容易产生滑移,从而出现增强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内置环向方型扁钢增强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是由塑料内层、增强粘合层和塑料外层组成的复合体,所述增强粘合层包括环向缠绕的扁钢,扁钢表面涂敷有粘合层。
所述增强粘合层的增强体扁钢可以是一层环向缠绕,也可以是两层环向缠绕。
所述扁钢最好带有模压花纹,增加树脂与金属表面的摩擦系数。
环向缠绕的方形扁钢为塑料增强体,可以增加树脂与金属表面的摩擦系数,与塑料的接触面积增大,不容易产生滑移,解决内置钢丝的滑移问题。粘合层起到了固定金属与塑料之间的作用,使方形扁钢为受控的环向缠绕(两层方形扁钢之间也是间隔受控),环向扁钢不发生位移。
根据使用要求对管材的耐压等级的不同,方形扁钢缠绕的密度可以紧靠或者具有间隔,缠绕夹角可以不同。可以使用一层或两层甚至更多层的扁钢。
扁钢表面的粘合层可以是使金属与塑料产生粘结作用的各种粘合胶,如热溶胶。粘合层可以预先在扁钢表面涂敷,也可以在管材制作过程中涂敷。
以扁钢表面在管材制作过程中涂敷粘合层为例,其制作方法为:先挤出塑料薄壁管材(即塑料内层),然后将第一层方型扁钢环向均匀的缠绕在薄壁管材上,涂上一层粘合层(因每一层扁钢,相邻的扁钢之间存在间隙,粘合胶不但使两层扁钢之间产生粘结,而且使扁钢与塑料内层和塑料外层之间也产生粘结固定作用),再缠绕一层方型扁钢,最后挤涂一层塑料(即塑料外层)。这样增强体与塑料管体连续均匀的复合为一体。如果只缠绕一层扁钢,制作方法为:先挤出塑料薄壁管(即塑料内层),然后将扁钢均匀地缠绕在薄壁管上,同时涂敷粘合层,最后挤出涂敷塑料(即塑料外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由于方型扁钢增强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不容易产生滑移,增强体铺设均匀,承压能力可达10~12MPa,爆破压力达25MPa,节约原料,成本低,仅为普通管材的70%。可制作φ1200mm以下的塑料复合管材,满足增强管材领域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视图。
图中:1塑料外层 2方形扁钢 3粘合层 4塑料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内置环向方型扁钢增强塑料管材,在塑料内层4与塑料外层1之间填充由两层环向缠绕的带有模压花纹的方形扁钢2,方形扁钢2表面涂敷粘合层3(热溶胶或其他粘合胶)。
具体的一种制作方法为:先挤出塑料薄壁管(即塑料内层),然后两次缠绕方形扁钢,同时两层方形扁钢之间涂敷粘合层(图中扁钢之间的间隙充满了粘合胶),最后挤出涂敷塑料(即塑料外层),制成内置环向方形扁钢增强塑料复合管材。
图3、图4为增强粘合层只缠绕一层钢丝的结构示意图。情况与图1、图2基本相似,不再祥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野塑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野塑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