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485.1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1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常平卢屋嘉丰电子厂 |
主分类号: | H01R24/04 | 分类号: | H01R2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海燕 |
地址: | 523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跳线 耳机 麦克风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配件,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Intel推出了高清晰音频标准Intel HD Audio,该标准在各方面如何降低噪音都有规定,如在使用电脑前面板上的音频插孔时,插入耳机或扩音器的公头后会对电脑后面板的音频插孔所输出的音频产生一定的噪音干扰,这在新的标准中是不允许的。因此,该标准中规定了在使用前面板上的音频插孔时,通过耳机插座上的跳线来屏蔽电脑后面板上的音频输出,当耳机或扩音器的公头插入前面板的插座母座时,前面板的插座母座上的两个跳线头电性连接,控制芯片上与该插座母座电性连接的信号接收脚感应到正在使用中的前面板的插座母座,并相应地向后面板的插座母座的端口输出控制信号,即屏蔽电脑后面板上的插座母座,音频信号只向电脑前面板上的插座母座输出;当耳机或扩音器的公头插入后面板的插座母座时,即屏蔽电脑前面板上的插座母座,音频信号只向电脑后面板上的插座母座输出。针对Intel的新标准,各个电脑配件厂家纷纷设计出相应的耳机插座,目前,主要是在耳机插座内固定有一金属弹片,金属弹片末端固定有一绝缘的塑胶片,该塑胶片处于两跳线头与插座母座插入孔之间,当耳机或扩音器的公头插入后,公头将塑胶片压向跳线一侧,使两跳线接触而电性连接。此设计虽然能达到新标准的要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固定于金属弹片末端的绝缘塑胶易脱落,且生产制造麻烦、生产成本高、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且生产成本低、耐用性高、寿命长的用于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包括用于安装端子脚的塑胶座,塑胶座的前端开有供公头插入的圆孔,设置在塑胶座另一端的为盖子,盖子的卡块与塑胶座扣合,所述塑胶座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一绝缘弹片、第二绝缘弹片,塑胶座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安装端子脚的卡槽,卡槽内分别插设有一支脚、二支脚、三支脚、四支脚、五支脚、六支脚、七支脚、八支脚、九支脚,对应插入塑胶座的卡槽内.在公头未插入状态下,四支脚与五支脚接触,五支脚与八支脚断开,六支脚与七支脚接触,七支脚与九支脚断开;在公头的插入状态下,第一绝缘弹片压五支脚,使四支脚与五支脚断开,同时五支脚与八支脚相接触;第二绝缘弹片压七支脚,使六支脚与七支脚断开,同时七支脚与九支脚接触,其二支脚、三支脚接触公头的中端部分及尾端部分进行左、右声道音频信号传输;一支脚进行接地信号传输。
所述塑胶座是与第一绝缘弹片、第二绝缘弹片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造一塑胶座,在塑胶座的前端开有供公头插入的圆孔,塑胶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端子脚的卡槽,分别插入一支脚、二支脚、三支脚、四支脚、五支脚、六支脚、七支脚、八支脚、九支脚,通过第一绝缘弹片、第二绝缘弹片对四支脚、五支脚、六支脚、七支脚、八支脚、九支脚进行调节,公头未插入时,四支脚与五支脚相接触,六支脚与七支脚相接触,具有AC97的功能;使用耳机或麦克风时,将公头插入插座母座,通过一支脚接地音频信号传输,二支脚、三支脚接触公头的中端部分及尾端部分进行左、右声道音频信号传输,同时五支脚与八支脚相接触,七支脚与九支脚相接触,并将信号输入芯片,通过芯片输出控制信号将安装在电脑后面板的插座母座音频信号输出屏蔽,反之,当公头插入电脑后面板插座母座时,则将前面板插座母座音频信号输出屏蔽,从而达到提高音质的功效。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且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有效满足Intel推出的高清晰音频标准Intel HD Audio。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未插入公头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1插入公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跳线耳机及麦克风的插座母座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常平卢屋嘉丰电子厂,未经东莞常平卢屋嘉丰电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