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精装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441.9 | 申请日: | 200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9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过培明;吴燕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明彩纸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C11/00 | 分类号: | B42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36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装书,具体地说是一种硬精装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精装书制作,内文书贴采用穿线等,脊位为软脊;皮壳中脊条采用一点几至几个毫米的灰板作衬。内文与皮壳在书册合拢时紧贴但无实质连接,在书册打开时内文脊位与皮壳中脊条之间形成空隙。
这样的装订方式对普通尺寸和厚度的书籍经济有效,但对特大和超厚的精装书,其装订强度和使用寿命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精装书,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内文脊位及皮壳中脊均采用硬板作骨架,成书时两硬板采取硬连接。这样,书册在合拢和打开时内文脊位与皮壳中脊均紧密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精装书,包括内文和皮壳,在内文的书脊部至少有一根贯穿的固定丝,在固定丝的中部连接出一根加强丝,该固定丝穿过贴于书脊部位的书脊板所开设的孔后折弯使书脊板与内文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加强丝亦穿过书脊板所开设的孔后相互绑定,在皮壳的壳脊部位设置中脊板,中脊板的两端铆接有卡板,书脊板的两端卡在卡板内与中脊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中脊板的中部设置有插片,其两端插入书脊板中部开设的孔内。
所述的固定丝和加强丝均为不锈钢丝。
所述的中脊板为电工板。
所述的书脊板为不锈钢板。
所述的中脊板与卡板之间的边缘两侧垫有双灰纸板。
本实用新型内文脊位及皮壳中脊均采用硬板作骨架,成书时两硬板采取硬连接。这样,书册在合拢和打开时内文脊位与皮壳中脊均紧密相连。此种装订方式适用于特大尺寸和特厚重精装书籍的脊位连接,其结构新颖合理、安装方便可靠、连接强度极高,大大地提高了此类书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硬精装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硬精装书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硬精装书,包括内文和皮壳,在内文的书脊部至少有一根贯穿的固定丝,在固定丝的中部连接出一根加强丝,该固定丝穿过贴于书脊部位的书脊板所开设的孔后折弯使书脊板与内文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加强丝亦穿过书脊板所开设的孔后相互绑定,在皮壳的壳脊部位设置中脊板,中脊板的两端铆接有卡板,书脊板的两端卡在卡板内与中脊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中脊板的中部设置有插片,其两端插入书脊板中部开设的孔内。
所述的固定丝和加强丝均为不锈钢丝或者采用其他材质材料。
所述的中脊板为电工板或者采用其他材质材料。
所述的书脊板为不锈钢板或者采用其他材质材料。
所述的中脊板与卡板之间的边缘两侧垫有双灰纸板或者采用其他材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硬精装书,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内文制作:
将直径为1~2毫米左右的不锈钢丝6或其它金属丝作为固定丝,在进行内文书贴穿线时,和内文穿连在一起,不锈钢丝6紧贴于脊位并垂直于书脊。不锈钢丝6的两端应预弯出10毫米左右的垂直弯折,留待后工序使用;
在上述不锈钢丝6的中间位上分别绑扎上直径1毫米左右的细不锈钢丝7或其它金属丝作为加强丝;
全部内文穿线完成后,内文上下端面应与不锈钢丝6上下两端的垂直弯折处基本相平或稍高出3毫米左右;
在厚度为1~2毫米的不锈钢板4或其它金属、非金属硬板(在此作为书脊板)上,与不锈钢丝6的预弯位、不锈钢丝7的位置相对应处,钻出孔径比不锈钢丝6和7稍大的小孔;
将内文脊位处的不锈钢丝6和7分别穿过不锈钢板4上对应的小孔,并将不锈钢丝6的两端弯折成紧贴不锈钢板4的表面,同时,将不锈钢丝7在不锈钢板4上绑扎牢固。
皮壳制作:
用4毫米左右厚的电工板2或其它金属板作皮壳的中脊板。在电工板2的两端用铝或其它金属材料的铆钉装上厚度为1至2毫米左右的不锈钢板3作为卡板;
在不锈钢板3与电工板2之间,用双灰纸板或其它硬质材料垫出高度与不锈钢板4的厚度稍高的空隙。不锈钢板3的内侧应空出10毫米左右的孔隙,作为插入不锈钢板4之用;
在电工板2的中心处用两个金属铆钉铆上不锈钢零件8作为插片,插片8两端将插入不锈钢板4中心区的开孔中,以加强中脊板与内文脊位板的连接强度;
用装配好的电工板2做皮壳的中脊板(条),并用其它材料做成精装皮壳。
内文与皮壳的硬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明彩纸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明彩纸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蒸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容量多功能一体式摄像机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