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三轮车凸轮变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147.8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斌 |
主分类号: | B62M9/04 | 分类号: | B62M9/04;B62M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7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三轮车 凸轮 变速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三轮车变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直接用脚操作的凸轮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脚踏三轮车的变速装置结构复杂,易损,控制机构用闸线延伸到车把处供手操作,闸线易断,故障率增加,极不方便,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强度高可用脚直接操作的一种脚踏三轮车凸轮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用以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脚踏三轮车凸轮变速装置是由传动部分,变速部分组成其构造在于;
A.在踏拐(8)上安装有小轮盘(5)及大轮盘(7),两轮盘(5)、(7)分别由链条(22)(23)与固定在车轮轴(1)上的飞轮(3)(21)传动连接;
B.小轮盘(5)直接固定在踏拐(8)上。轴承压盖(6)、大轮盘(7)、离合盘(18)由数个螺栓(19)固定在轴承(17)上,而轴承(17)紧配合在踏拐(8)上,在离合盘(18)上制有数个离合孔(24);
C.在踏拐(8)上,与离合孔(24)相对应的位置上装有离合杆(15),通过传感螺栓(16)、(10)把压盖(25)固定在踏拐(8)上,在离合杆(15)与压盖(25)间装有压簧(9)、螺母(14),把离合杆(15)与脚凸轮(13)固定为一体;
D.脚凸轮(13)内侧制有限位台(12)、(2),凸轮(11)、(20)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积极效果:
1、无闸线传递,故障率低,可用脚直接操作。
2、构造简单,工艺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主视图。附图2是脚凸轮(13)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能看到内部构造的脚凸轮(1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附图,踏拐(8)上安装有小轮盘(5)及大轮盘(7),两轮盘(5)、(7)分别由分别由链条(22)(23)与固定在车轮轴(1)上的飞轮(3)(21)传动连接;小轮盘(5)直接固定在踏拐(8)上。轴承压盖(6)、大轮盘(7)、离合盘(18)由数个螺栓(19)固定在轴承(17)上,而轴承(17)紧配合在踏拐(8)上,在离合盘(18)上制有数个离合孔(24);在踏拐(8)上,与离合孔(24)相对应的位置上装有离合杆(15),通过传感螺栓(16)、(10)把压盖(25)固定在踏拐(8)上,在离合杆(15)与压盖(25)间装有压簧(9)、螺母(14),把离合杆(15)与脚凸轮(13)固定为一体;脚凸轮(13)的内侧制有中心对称的凸轮面(20)、(11),限位台(12)、(2)。在没向下压脚凸轮(13)的小柄时压簧(9)处于常态,离合杆(15)被弹出其上端进入离合孔(24)两轮盘(5)、(7)都会转动,虽然传动比不一样但大轮盘(7)的线速度大于小轮盘(5)的线速度,此时可理解为小轮盘(5)带动链条(22)向后运动,飞轮(3)回空此时为大传动比,向下压动脚凸轮(13)的小柄时,因为其内侧制有中心对称的凸轮面(20)、(11),与传感螺栓(16)、(10)的共同作用迫使脚凸轮(13)带动离合杆(15)从离合孔(24)中退出,压簧(9)被压缩,此时大轮盘(7)空转,小轮盘(5)正常转动此时为小传动比。限位台(12)、(2)限制了凸轮(13)的转动角度。件(4)为中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斌,未经王辉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系统在适当温度下工作的方法
- 下一篇:润肺戒烟饮料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