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454.0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昌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昌燚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开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富维 |
地址: | 441509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渠道 预制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农田渠道的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地方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对农田渠道建设的需要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一种是开挖原始的土渠沟,渠沟上宽下窄形成为梯形,将渠沟的堤土夯实后成为土渠沟,建造这种土渠沟容易、成本低,但这种土渠沟容易垮塌浪费水资源,而且加大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负担;第二种为埋设地下管道,成为地下渠道,在地下渠道的上面还可种植农作物,节约土地资源,但这种地下渠道开挖施工量大,管道成本高,同时地下管道容易淤塞,难于清淤,目前在农田渠道建设中难于推广。第三种是目前推广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渠道,其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1、图2所示的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渠道内外底面有多种类型,1、内外底面设计成圆弧形;2、内底面设计成圆弧形,外底面设计成平面;3、内外底面设计成平面形,上述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推广应用,为农田渠道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上述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结构仍存在不足,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上顶端顶檐的宽度普遍存在过窄,如专利号为92204193.8的实用新型专利,施工时就需要另外用砖块砌或混凝土浇筑渠道的渠檐,为了使每节渠道连为一体,增强渠道的稳固性,在田间用砖块或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渠道的渠边,在运料、用水、施工等方面都不方便,同时也加大了混凝土预制构件渠道的成本。由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渠道(简称U形渠道)为整体型预制构件,当制作小型U形渠道预制构件时,制作方便、重量轻、施工也方便一些;如果需要制作、建设比较大的预制构件和渠道时,就需要制作比较大的混凝土U型渠道预制构件,这样就存在加工困难、重量大,施工极为不方便;内外底面为平面的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也存在开挖地面沟槽工程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不足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新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对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顶端的檐增加宽度,为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横截面的2-8倍,可直接省掉另外用砖砌和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渠道的檐。为解决大型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加工和砌混凝土渠道的困难问题,本实用新型将大型混泥土渠道预制构件进行分解加工,从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横截面的纵向中间剖开,将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分成两半分别进行加工,在砌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时,将分解成为两半的构件底部合拢,并在合拢处灌注水泥沙浆,使其粘固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这种分体式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容易加工,重量轻,施工方便,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由内壁及上顶端的檐、过度圆弧面和内外圆弧底面构成,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内壁(4)和外壁(5)与圆弧形内底面(6)和圆弧形外底面(7)分别过度相连接,形成一截面为U形结构的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在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上顶端设有檐(1)。
所述的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其檐(1)的下檐面与外壁(5)由圆弧形面(3)相连接。
所述的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从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横截面纵向中间分开,制成分体式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组装后成为一节或一个整体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
所述的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每节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两端面中间设有沟槽,每节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对接装配时在沟槽内灌注水泥沙浆,使其粘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顶端的檐增加宽度后,可直接省掉另外用砖砌和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渠道的檐;并从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横截面的纵向中间剖开分成两半加工,在砌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时将构件底部合拢,并在合拢处灌注水泥沙浆,使其粘固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这种分体式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容易加工,重量轻,施工方便,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现有的混凝土渠道预制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渠道预制构件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体预制构件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在图1、图2中:1′.为平顶面,2′.横截面,3′.圆弧形底面,4′.平底面,5′.底剖面。在图3、在图4、在图5、在图6中:1.檐,2.沟槽,3.圆弧形面,4.内壁,5.外壁,6.圆弧形内底面,7、圆弧形外底面,8、沙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昌燚,未经谢昌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