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灯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6669.0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梁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市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头,包括依次相固接的导电帽、绝缘带、金属灯头壳套、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金属灯头壳套通过金属材料冲压拉伸,套扣成型,绝缘带为玻璃溶化固结而成,玻璃的绝缘带顶部留有孔,此孔里溶化焊锡形成导电帽。导电帽上开设有可供第一导线穿过的小孔,第一导线的一端穿过此小孔后弯折于导电帽的顶面与导电帽相焊接固定,第一导线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带伸进金属灯头壳套内,第二导线与金属灯头壳套电连接。灯塑壳的上部与金属灯头壳套之间通过铆压固定连接在一起。这种灯头,工艺复杂,加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加工方便的新型灯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灯头,包括导电帽、绝缘带、金属灯头壳套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述绝缘带介于上述导电帽和上述金属灯头壳套之间,上述第一导线与上述导电帽电连接,上述第二导线与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电连接;上述绝缘带由绝缘材料一体注塑成型,上述导电帽插接于上述绝缘带的顶部且上述导电帽的顶部露出上述绝缘带外,上述绝缘带安装于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顶部开口内且上述绝缘带的顶部露出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顶部开口外。
上述导电帽包括接触片、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固定片,上述接线端子和固定片分别固定于上述接触片的下周缘,上述绝缘带开设有分别与上述接线端子和上述固定片相对应的插接孔,上述接线端子穿过上述插接孔且与上述第一导线的一端相连接,上述固定片固定插接于上述插接孔内,上述接触片露出上述绝缘带顶部。
上述绝缘带的顶部开设有与上述接触片相适配的凹孔,上述插接孔分布于此凹孔的底部,上述绝缘带的下部设有可紧卡插于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顶部开口内的弹性插脚。
上述绝缘带的顶部开设有与上述接触片相适配的凹孔,上述插接孔分布于此凹孔的底部,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上述绝缘带的外侧壁设有与上述金属灯头壳套内侧壁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上述绝缘带由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底部穿入旋合固定于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顶部开口内。
还包括灯塑壳,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下部和此灯塑壳的颈部固定相连接。
上述绝缘带的下部固定有支撑脚,此支撑脚支撑于上述绝缘带的底部和上述灯塑壳的颈部顶端之间。
上述金属灯头壳套的下部设有内螺纹,上述灯塑壳的颈部设有相对应的外螺纹。
上述金属灯头壳套与上述灯塑壳的颈部通过铆压进行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灯头,绝缘带采用一体注塑成型而成,导电帽、绝缘带和金属灯头壳套之间分别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导电帽、绝缘带和金属灯头壳套可分别加工成型后再进行插接,且导电帽的下部设有可连接第一导线的接线端子,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简单、加工安装很方便的特点。现有的绝缘带与灯塑壳连体的灯头,对同样的绝缘带配用各种不同的灯塑壳的情况而言,针对各种规格的灯塑壳需分别开模,需花费大量的开模费用;而本实用新型绝缘带与灯塑壳相分离,绝缘带可与现有的各种规格的灯塑壳相配用,只需对绝缘带进行开模,可省去大量的开模费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导电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绝缘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导电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绝缘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灯头,如图1、2、3、4、5所示,包括导电帽1、绝缘带2、金属灯头壳套3、第一导线4和第二导线,第二导线与金属灯头壳套3的内侧面电连接。
如图1、2、3、5所示,导电帽1包括接触片11、固定片12、接线端子13和固定片14,固定片12、14分别一体固定于接触片11的下周缘,接线端子13一体固定于固定片12的下端,接线端子13即为普通电子线路常用的接线端子。固定片12、14上分别开设有定位孔121、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梁,未经吴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6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