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发卡机卡箱的升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5351.0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烁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G07B5/00;G06K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桂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卡 机卡箱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发卡机用的卡箱升降机构,所述收、发卡机常用于公路收费站等场合。
背景技术:
公路收费系统中的的自动收、发卡机的卡箱的工作位置在机器的上方,沉重的卡箱需经常更换。若直接将卡箱放置到工作位置上,对大多数操作员来说是很吃力的,因此,现有的收、发卡机设置了卡箱升降机构。现有的收、发卡机的卡箱升降机构是这样操作的:操作者打开操作门,将卡箱放置到升降台上,启动传动机构,将卡箱升到工作位置,关闭操作门。现有的操作方式还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发卡机的卡箱升降机构,能进一步简化现有的收、发卡机卡箱升降机构的操作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收、发卡机卡箱的升降机构,包括操作门和放置卡箱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操作门与升降台通过可带动卡箱升降台升降的连杆机构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门直接通过连杆机构与放置卡箱的升降台的相连,该连杆机构能带动该升降台升降,操作者只需将操作门打开,即可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将卡箱降到适当位置,放置好卡箱后,将操作门关上,卡箱即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到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取出和安装卡箱的操作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原理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原理图;
图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原理图;
图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操作门1上固定一个连杆3,连杆3与操作门1绕枢轴4转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另一连杆5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滑块6铰接,连杆8分别与滑块6及在垂直方向上滑动的滑块9连接,升降台2设置在滑块9上。
如图2所示,当操作门1关闭时,连杆3随之绕枢轴4转动,并带动连杆5运动。由于连杆5的另一端与滑块6铰接,滑块6向操作门1反方向运动,推动滑块9向上运动,即升降台向上运动。如图3所示,操作门1打开时,滑块6向操作门1方向运动,带动滑块9向下运动,升降台下降。
实施例2
在操作门1上固定一个连杆3,连杆3与操作门1绕枢轴4转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另一连杆5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滑块6铰接,滑块6可在竖直方向滑动,升降台2固定在连杆3与连杆5的铰接点上。
如图4所示,当操作门1关闭时,连杆3随之绕枢轴4转动,并带动连杆5运动。连杆3与连杆5的铰接点向上运动,升降台向上运动。如图5所示,操作门1打开时,连杆3与连杆5的铰接点向下运动,升降台下降。
实施例3
在操作门1上固定一个连杆3,连杆3与操作门1绕枢轴4转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另一连杆5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滑块6铰接,滑块6与平行四边形伸缩结构的一脚连接,该平行四边形伸缩结构的另一脚固定,升降台固定在平行四边形伸缩结构的顶端。
如图6所示,当操作门1关闭时,连杆3随之绕枢轴4转动,并带动连杆5运动。由于连杆5的另一端与滑块6铰接,滑块6向操作门1反方向运动,推动平行四边形伸缩结构收紧,升降台向上运动。如图7所示,操作门1打开时,滑块6向操作门1方向运动,拉动平行四边形伸缩松开,升降台下降。
实施例4
在操作门1上固定一个连杆3,连杆3与操作门1绕枢轴4转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另一连杆5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滑块6铰接,滑块6与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楔形块10连接,升降台2只可在竖直方向运动,且升降台10与楔形块的楔形面为可滑动的接触。
如图8所示,当操作门1关闭时,连杆3随之绕枢轴4转动,并带动连杆5运动。由于连杆5的另一端与滑块6铰接,滑块6向操作门1反方向运动,推动楔形块运动,升降台随之向上运动。如图9所示,操作门1打开时,滑块6向操作门1方向运动,拉动楔形块运动,升降台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5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 下一篇:旋转阀芯式充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