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两轮车用电源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894.0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圣局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2H5/2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志鸿;段淑华 |
地址: | 519015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两轮车 用电 开关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由电子密码控制的电动两轮车电源开关装置及电动两轮车防盗报警领域,其所适用的电动两轮车由蓄电池之类的直流电源向其驱动电机供电进而带动车轮旋转。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产品市场上,关于接触式ID校验的产品已有很多,特别是在家用门锁方面应用该技术的产品很多,也包括许多保险柜等等应用场合,但尚无接触式ID密码校验的产品应用在电动两轮车的上。在电动两轮车的电源开关装置上应用接触式ID密码校验技术的产品在市场上极为少见。以发射方式进行ID校验的产品,即通常所称的射频感应卡RFID,在汽车与高档摩托车上应用是普遍的,但其成本很高,不是很适合移植到电动车上使用。所以,针对电动两轮车市场,低成本的接触式ID密码校验的产品将会很有意义。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种可以遥控接通或关闭电源的电动车防盗器,但其局限性明显:首先,这种遥控防盗器与机械锁头控制的电源是并联设置的,因而打开锁头即可接通电源,无须遥控器的操作,所以在防盗性能没有比单纯使用机械锁头的电源控制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其以无线发射打开电源的方式存在被扫描盗码的问题,所以,在安全防盗性能上,这种电源控制方式比使用单纯机械锁头控制的方式还要差。
在防盗报警领域,大多数产品基本上是遥控发射方式的电动车防盗报警器。如上所述,容易被扫描盗码始终是该类产品的很难解决的缺陷。再者,其设防或撤防需要遥控手动操作,存在使用麻烦,容易误报警漏报警等问题。
中国专利文件CN02146290.9公开了一种机动两轮车的遥控电源开关装置,其采用非接触式ID码校验系统实现了电子密码控制的电源开关,但其无线发射方式在可靠性方面比接触电连接方式要低,并且无线发射方式的制造成本明显要高得多,特别是在低价位电动自行车上,其推广使用明显受制。又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0520015165.2公开了防盗电源开关锁,其通过多个错位的触点方式实现编码,但其密匙量低,容易重码。再者,虽然其材料成本低,但也提高了锁头制造难度,使加工制造费用增加,且其未考虑到锁头防雨水问题及主电路通过锁头带来的大电流会加速锁头电子线路老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以上的技术现状下,电动两轮车的电源开关锁目前仍然普遍采用传统机械锁具,以机械的操作方式执行开关动作控制,但其存在严重缺陷:机械锁容易被技术性开锁,安全防盗性能差。
有鉴于此种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保、性能可靠的电动两轮车电源开关装置,此装置能根据正确的ID编码校验对电源实施开启与关闭,即控制接通或断开供给电动两轮车驱动电机的蓄电池直流电源,无须依靠传统的机械钥匙操作方式控制电源。
另,现有的电动两轮车电源锁,锁头的钥匙孔暴露在外,如雨水进入到锁头内就容易造成生锈,或电源锁经长时间的使用老化后锁内的控制开关经常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均会造成着车困难甚至无法启动。
针对该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主电路不会受到雨水或飞尘黏附或浸蚀的电动两轮车电源开关装置,该装置避免了传统的钥匙孔及其电源连接方式,可以将电源连接在受控于微型程序控制系统的继电器上,整体密封安装在车体内部。
再者,现有电动两轮车及摩托车防盗报警装置,普遍采用遥控器以无线发射方式操作设防与撤防,其一大缺点是无线发射的方式操作麻烦,且容易被扫描盗码,安全防盗性能差。
针对现有防盗报警装置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可以自动设防或撤防的防盗报警单元的电源开关装置。此电源开关装置在异常环境下能够自动示警。此电源开关装置通过非发射方式,即接触式的ID编码校验方式进行电源开关操作,电源开关操作的同时自动对防盗报警系统设防或撤防,从而避免了无线发射设置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圣局,未经陈圣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油路防盗锁
- 下一篇:车主身份识别及防伪防盗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