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三向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878.1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5/06 | 分类号: | H01H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602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尤其是一种可应用移动电话、MP3等数码用品的线控或蓝牙耳机上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耳机线控或蓝牙装置上的三向开关采用塑料按键直接与金属弹片接触的方式使开关接通,由于塑料按键材质较硬,与金属弹片的直接接触会使三向开关的寿命大大缩短,而且开关行程很短,触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三向开关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长寿命、触感佳的新型三向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三向开关,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内的摆动按钮,安装在摆动按钮中央的下压按钮,以及与基座相连接、将摆动按钮和下压按钮封装在基座内的外壳,基座内设置有按压触点,按压触点的上方设置有金属弹片,基座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信号输出端子,摆动按钮的两端设置有下压触点,下压按钮的末端设置有一个空腔,该空腔内安装有用于与金属弹片相接触的软性体。
优选的是,基座的内壁上开设配合槽,摆动按钮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入配合槽内的摆动卡柱。外壳上设置有卡口,基座上设置有插入卡口的卡块。
优选的是,所述的信号输出端子设置在基座的一侧或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开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基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摆动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摆动按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下压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下压按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软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金属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安装在线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安装在线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一种改进的三向开关,包括基座1,安装在基座1内的摆动按钮2,安装在摆动按钮2中央的下压按钮3,以及将摆动按钮2和下压按钮3封装在基座1内的外壳5;所述的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三个触点11,触点11的上方设置有金属弹片6,基座1的边缘设置有四个信号输出端子T1、T2、T3、T4,分置于基座两侧;摆动按钮2的两端底部设置有两个下压触脚21,下压按钮3的末端设置有一个空腔31,该空腔31内安装有用于与金属弹片相接触的软性体4。摆动按钮2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旋转卡柱22,基座1内部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容纳旋转卡柱22的容置槽12。基座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卡块13,外壳5上设置有供卡块13嵌入的卡口51。
安装时,先将三个金属弹片6分别放入基座1内三个触点11的上方,安装有软性体4的下压按钮3插在摆动按钮2的中央,随后将安装好下压按钮3的摆动按钮2放置在基座1内部,下压触脚21、软性体4分别对准基座内的金属弹片6,同时旋转卡柱22插入容置槽12内,最后将外壳5扣在基座1上,卡块13嵌入卡口51。最后如图12所示,将三向开关以插脚的方式安装在电子产品的线路板7上即可。
工作时,如图11所示,前摆下压按钮:T1和T2接通,其余断开;后摆下压按钮:T1和T4接通,其余断开;下压下压按钮:T2和T3接通,其余断开。
如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四个信号输出端子T1、T2、T3、T4均设置在基座的一侧,安装时如图14所示,以贴片的方式安装在线路板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