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灶强火力炉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772.1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6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芝 |
主分类号: | F23D14/08 | 分类号: | F23D14/08;F23D14/5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瑞娜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火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炉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燃气灶强火力炉头。
背景技术:
以陶板作为燃烧部的燃气炉头较诸传统使用的金属燃气炉头在使用效能上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陶板燃烧部可设置较多的焰孔,因此可成倍增加燃烧火力,且在加热面积内热力分布均匀。多孔的陶板材料质量轻盈,与较传统的铜制金属炉头可大幅降低重量及节省材料成本。陶板燃烧部于燃烧时可保持在1000-1300℃的高温,因此燃烧状态稳定,火焰不易受外界的气流吹拂而减小。这种陶板燃气炉头大多采用中压或者高压燃气的供气设计,以便提供足够的燃气供给较多的火焰孔燃烧,但是这种中、高压气流经燃气输送管进入炉头气室后,常有些强力的气流会在折射后直接冲击到陶板燃烧部的火焰孔,轻则会产生浮火、飞火、燃烧噪音或者焰苗不均等不良情况,严重时甚至在该火焰孔附近无法形成燃烧火焰,造成燃气四溢飘散,产生燃气中毒或者燃气爆炸的危险;另外,强力的燃气气流通常也会造成对各火焰孔的供氧量不均,导致炉头燃烧部的燃烧火焰分布大小不均匀的现象,在供氧较多的火焰孔部位火力较大,而供氧较少的火焰孔部位则火力微弱。此外,如所知的,要造就燃气炉头较好的燃烧效率,基本上必须令燃气、空气混合气先经充分混合后才供给燃烧才可造成,这种用中、高压燃气炉头,其燃气的流速极快,且燃气输送管路短、炉头气室空间有限,因此经常在燃气和空气尚未经完全混合之前,就已经被输送到火焰孔燃烧了,所以常会产生红火、黄火等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不佳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燃气灶强火力炉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中空的炉头本体,炉头本体上配设有具有火焰孔的陶板,且该炉头本体的气室连通燃气输送管,气室内且位于气室的进气口的上方固定有导流片,该导流片顺延气流方向向后下方倾斜设置。
所述的炉头本体为环形筒,陶板亦为环形,炉头本体内、外缘的上端分别成型有承置陶板的承载部。
所述的陶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火焰孔。
所述的炉头本体内缘的最上端配合有限定陶板的定位套环。
所述的炉头本体外缘的最上端配合有限定陶板的定位套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导流片,使输送进来的气流的流速得到减缓,以利于后续的燃烧供气进程,同时可利用该导流片的倾斜设置,将混合气体向下导流,让气体充分混合,以促进燃气的完全燃烧,而且导流片还可阻挡燃气气流直接冲到陶板的火焰孔处,避免导致浮火、飞火的现象发生,并使燃气气流均匀分流至气室各部,平稳供各火焰孔燃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的炉头本体1,炉头本体1中部为气室15,炉头本体1上配设有具有火焰孔21的陶板2,陶板2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火焰孔21;所述的炉头本体1为环形筒,陶板2亦为环形;该炉头本体1的气室15连通燃气输送管3,燃气输送管3采用中间窄两端宽的文氏管结构,且末端连通气室15;气室15内且位于气室15的进气口31的上方固定有导流片16,该导流片16顺延气流方向向后下方倾斜设置。
炉头本体1内、外缘的上端分别成型有承置陶板2的承载部11a、11b,陶板2置于承载部11a、11b上。
所述的炉头本体1内、外缘的最上端配合有限定陶板2的定位套环12、13,定位套环12、13分别放置于炉头本体1的内外缘最上端,用以限定陶板2。
经由上述构件组成的燃气炉头,在使用时,经燃气输送管3的文氏管结构预拌的燃气、空气混合气被输送至进气口31后,该混合气体的气流将会直接冲击到导流片16上,使气流的流速得到减缓,以利于后续的燃烧供气进程,同时可利用该导流片16的倾斜设置,将混合气体向下导流,因而可使气流在该导流片16与气室15底部之间形成紊流状态,让混合气体中的燃气、空气再次获得充分均匀的混合,以促进燃气的完全燃烧。另外,还藉由该导流片16的倾斜设置,以阻挡由该燃气输送管3输送来的燃气气流直接冲到陶板2的火焰孔21处,避免导致浮火、飞火的现象发生,同时利用该导流片16的导引使燃气气流均匀分流至气室各部,平稳供各火焰孔21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芝,未经刘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