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固流体均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414.0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文;温元泉;周广义;张怡伟;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F23D1/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均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固态煤粉和气态压缩空气进行均分的高炉喷煤设备的气固流体均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炉冶炼工艺技术的发展,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对炼铁工序降低能耗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精料、提高风温和富氧率、优化喷吹工艺、抓好高炉操作等手段,可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和工序能耗。为优化喷吹工艺,采用一条喷煤总管一直引到靠近高炉处分支成2根支管(可串联使用)或若干根支管向布置在高炉风口平台的喷煤分配器输送气固流体(煤粉+压缩空气),再由喷煤分配器分配成若干根支管向各个风口喷吹气固流体(煤粉+压缩空气),这样可降低阻损和罐压,适应远距离的需要。
目前,常用的均分方式主要有自然式均分和圆筒式均分。自然式均分就是未给喷煤总管设气固流体(煤粉+压缩空气)均分装置,把两个喷煤分配器直接连接在输煤总管上,由于气固流体(煤粉+压缩空气)易做直线运动,两根煤粉支管未得到充分的均分,气固流体(煤粉+压缩空气)进入喷煤分配器不均匀,容易造成部分喷煤分配器堵塞,从而造成该分配器所有煤枪停煤,处理堵塞的时间长、难度大、一定量的煤粉外排,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圆筒式均分就是在给喷煤总管上安装圆筒式均分装置,把两个喷煤分配器连接在筒式均分器的支管上,由于气固流体(煤粉+压缩空气)在筒式均分器内产生涡流,完全靠管道本身的压力调节,根本上达不到喷煤连续均匀的工艺要求,两根煤粉支管未得到充分的均分,气固流体(煤粉+压缩空气)进入喷煤分配器不均匀,容易造成部分喷煤分配器堵塞,从而造成该分配器所有煤枪停煤,处理堵塞的时间长、难度大、一定量的煤粉外排,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高炉喷煤中起到均分喷煤量的作用、能最大限度的使喷入各风口的煤量均等并确保了炉内热平衡气固流体均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固流体均分装置,包括筒体,该筒体设有连接支管,在筒体内装有芯体,该芯体通过定位块在筒体内定位安装,在筒体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通过螺栓紧固在筒体上。
所述筒体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分别装有密封垫。
所述芯体为三角体形的芯体。
所述螺栓包括螺母,在螺母与上下盖板之间装有弹簧垫和密封垫。
所述支管配有用于安装快换接头的螺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喷煤总管上,使从总管输送的煤粉和压缩空气的气固流体经过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形的均分器芯体时,气固流体被芯体均匀分配到两根支管上,实现气固流体均匀分配的目的,在高炉喷煤中起到均分喷煤量的作用,能最大限度的使喷入各风口的煤量均等,确保了炉内热平衡;同时,气固流体均匀进入喷煤分配器,避免了喷煤分配器堵塞。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环境,依照安装地形,输煤管的大、小、角度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缩小或放大,它最大的特点是:本实用新型备件可提前配好快换接头,当需更换时,直接拆卸快换接头进行快速更换;当本实用新型的芯体磨损后,揭盖更换芯体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喷煤工艺流程图。
图中:1-下盖板,2-密封垫,3-支管,4-筒体,5-上盖板,6-螺栓,7-螺母,8-弹簧垫,9-密封垫,10-芯体,1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气固流体均分装置,包括筒体4,筒体4采用普碳钢无缝管加工制作,该筒体设有连接支管3,支管3材质选用耐磨铸钢管加工制作,该支管3配有用于安装快换接头的螺牙;在筒体4内装有芯体10,选择耐磨铸钢或耐磨橡胶或陶瓷制作成三角体形的芯体10;该芯体10通过定位块11在筒体4内定位安装,在筒体4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盖板1和下盖板5,上盖板1和下盖板5与筒体4之间分别装有密封垫9,上盖板1和下盖板5通过螺栓6紧固在筒体4上,该螺栓6包括螺母7,在螺母7与上、下盖板之间装有弹簧垫8和密封垫9。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炉喷煤时的工艺流程,本实用新型的筒体4选用φ200×4×100的Q235无缝钢管制作,上盖板5、下盖板1用δ=15mm的Q235钢板下料制作,支管3用φ76×5.5×200的不锈钢管制作并与筒体4按要求焊接形成整体,芯体10用耐磨钢制作。申请人3号高炉所采用的气固流体均分装置于2003年4月开始安装使用,经过两年多的使用,效果特别明显,南喷煤分配器堵煤现象由每月15次降至为零。喷煤由过去的118kg/t·Fe增加到145~160kg/t·Fe,南、北风口煤花对比无明显悬殊,高炉热平衡得到保证,高炉顺行良好;2004年3号高炉年实物利用系数3.73t/m3.d,其中两个月高炉月实物利用系数达到4.0t/m3.d以上,创全国同类级高炉的最好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