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印机胶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384.3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汉源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70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印机胶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印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移印机胶头结构。
背景技术:
对在电子元件等小型物品上印制图案时,皆是利用移印机来完成,其是令移印机的压印杆底侧固设一胶头,胶头可被带动下降抵压于一涂抹有油墨的钢模端面,使钢模上的图案被吸附于胶头的印刷面上,再让胶头移位后向下抵压于被压印物的上方,由此达到将图案转印于物品上的目的。图1所示,现有胶头50构造为锥体形状,采用下压的工作模式,当胶头下压时,胶头50之锥顶部先抵压涂抹有油墨的钢模端面51,而继续下压时胶头50的锥顶部受压变形,使胶头50的其它表面陆续抵压至涂抹有油墨的钢模端面51,以致将完整的图案吸附于胶头50上,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印刷图案略大则会出现转印到物品上的图案变形,这是因为胶头50需要做较大的变形才能完全吸附图案,而胶头50的变形是一个变量,稳定性较差,有时还出现印刷不清晰的情况。2、胶头50下压吸附图案时,胶头50的中心部分受力最大、且下压时间最长,导致胶头中心处有痕迹现象。3、胶头50下压吸附图案过程是由中心向四周扩展的方式,而在实际印刷过程,经常出现空气排出不及时而导致图案产生气眼,因而印刷出来的图案较为粗糙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滚动方式印刷,且结构简单,印刷图案美观、不易变形的移印机胶头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头设计为转动体结构,其印刷端面构造为弧形滚动面。
该胶头通过其上的轴孔与对应转轴连接,转轴与移印机的动力装置连接,提供转动和移动的动力给胶头。
胶头构造为半圆柱状,。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头,其印刷端面构造为弧形滚动面,并采用滚动式吸附图案,这样可避免胶头下压吸附图案所带来的图案变形、有气眼和痕迹等缺陷,从而移印所得的图案无变形、光滑美观,清晰度好。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简便,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之胶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之胶头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胶头1为转动体结构,其印刷端面构造为弧形滚动面11。工作时,滚动面11贴合涂抹有油墨的钢模端面2滚动,使钢模端面2上图案吸附在弧形滚动面11,随后移动胶头1,再次通过滚动的方式将图案印刷在物品表面上,即胶头1在物品表面上也是滚动式工作。这样可确保胶头1与钢模端面2接触平稳,弧形滚动面11与钢模端面2为连续逐点接触,避免下压式之局部过度受压的情况,因而有效避免出现痕迹之缺陷,移印所得的图案细腻、光滑。
同样,本实用新型之弧形滚动面11与钢模端面2为连续逐点接触,在滚动过程,弧形滚动面11变形小,吸附的图案大小一致,因而印刷出来的图案无变形、走样。如欲移印的图案较大,可通过调整或选用面积适当的弧形滚动面11即可,同样获得美观大方的图案。
此外,胶头1的印刷端面构造为弧形滚动面11,与现有的锥形胶头对比,结构简单,加工更为方便,制作的精度更容易达到,而且采用滚动式吸附图案,工作面之间的空气极易给挤压排出,移印的图案不易产生气眼,图案表面光滑。
本实施例中,胶头1通过其上的轴孔12与对应转轴连接,转轴与移印机的动力装置连接,转轴提供转动和移动的动力给胶头1,以满足工作需要。图3、4中,胶头1构造为半圆柱状,易于加工,且节省材料,当然在实际生产中,胶头1还可制作为圆柱或其它可转动的形态,只要满足印刷端面构造为弧形滚动面11之结构体均可,因而,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汉源,未经李汉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可视对话的方法
- 下一篇:数字用户线接入网中设备参数的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