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媒体接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943.1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项联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利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丽娜;陈肖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媒体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携带以及使用便利的数字媒体接收器,该接收器是一种带有天线的数字媒体接收器,该接收器适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设有连接器的显示屏或类似的结构。
背景技术
数字电视是将电视信号由目前所使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而数字电视另外一项特点,即是对数字信号压缩以避免占去过多的频宽,数据资料的压缩与数字化,国际间有统一的标准,故数字信号经压缩后,再搭配数字传输技术,即可在有限频宽内传输更多数据资料,使频宽使用率可加倍。
现有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7,请参阅图5,插接在笔记型计算机5使用时,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7通过一联机8与一天线9连接,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7并由此一天线9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并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译码处理,而最后由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7输出数字电视节目于笔记型计算机5播放。
然而,已知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7,虽可以通过联机8的延伸将天线9摆在远近不同的位置,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但因多了联机8,故对于使用者的携带便利性会产生额外负担,且于操作使用时,联机8会占用较多的桌面空间,乃为其主要的缺陷。
有鉴于上述现有缺陷,本实用新型希望能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以及使用便利的数字媒体接收器,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以及使用便利的数字媒体接收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一本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该本体一端设有连接器,另一端则设有一枢接部;一片体,一端与本体的枢接部活动枢合;以及一天线,活动叠设于上述片体。
其中,该本体一端所设的连接器为USB连接器。该片体上设有轨道,该天线上设有突柱,该天线上的突柱在片体上的轨道中滑移,构成一伸缩调整结构。
藉此,该天线通过枢接部枢转而可掀起,同时该天线并可伸缩调整,以获得最佳收讯品质。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如下实用优点:
1、该天线活动叠设于片体的下方,且该片体并藉枢接部与本体活动枢合,故令数字媒体接收器整合成一方便携带的器具。
2、欲使用该接收器时,只需将片体掀起,令连接器显露出,而方便连接计算机,同时并将天线拉出,即可增进收讯品质。
3、利用天线顶部的结合部,方便项链穿设,以便于使用者挂置于颈项上。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启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图2枢接部112的放大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现有数字媒体接收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数字媒体接收器
11、本体
111、连接器
112、枢接部
12、片体
121、滑轨
13、天线
131、突柱
132、结合部
2、计算机
5、计算机
7、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
8、联机
9、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媒体接收器1,主要设有一本体11、一片体12及一天线13,其中该本体11内部设有控制电路(图未示出),其一端设有一连接器111,于本实施例中以USB连接器为例说明,而本体11的另端则设有一枢接部112,如图3所示的枢轴结构,以活动枢合一片体12;该片体12配合本体11的大小尺寸而设计,且该片体12中央部位设有一滑轨121(如图2所示),该天线13活动叠设于片体12下方,该天线13中央部位下方设有一突柱131,该突柱131于滑轨121间滑移,令该天线13得以伸长或缩短,且该天线13的上方边侧另设有一结合部132,该结合部132设为一具有穿孔的突环结构。
如图1所示,未使用时,该片体12及天线13呈收短状,并贴合于本体11的顶面,且天线13将USB连接器111包覆并加以保护,令三者叠合为一而方便携带者,况且,该天线13顶端的结合部132可供项链穿设结合,藉项链挂置于脖子,更方便携带数字媒体接收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利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可利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芳基甲酰胺-含氮杂环化合物
- 下一篇:具有高活性的双金属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