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8135.3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8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军;徐维本;王怀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军 |
主分类号: | B29C73/26 | 分类号: | B29C73/26;B29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2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损坏 清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理机械,应用于输送带、履带等橡胶合层传送带表层损坏的维修,具体说是一种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橡胶输送带、履带应用比较广泛,例如煤炭开采中的输送带,,输送带使用中受到货物等磨损,经过长时间后表层会出现损坏,影响正常生产,由于输送带通常是由几层层合成而成,因此表层损坏的输送带丢弃后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通常,在维修时将损坏层清除重新合成一层,但是由于传输带往往宽幅较大,长度较长,在维修中将损坏层清除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如何实现损坏层清理的便捷化,成为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旨在解决传送带损坏层清理中耗时耗力的问题,实现一次性机械化完成,提高了维修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包括传输结构,损坏层分切结构,切除面打磨结构三部分,设备设有电机,电控箱,通过电控箱控制电机驱动。传输结构包括设备一端的输出辊,以及设备流水线上的传送辊,待维修的输送带卷在输出辊上,通过输出辊转动输出,通过传送辊向前运行。损坏层分切结构设置在输出辊下线,包括一个辊轴与贴在辊轴上的分切刀组成的刀辊组合,分切刀与辊轴之间的距离根据输送带的厚度调节,使输送带通过辊轴与分切刀之间时,分切刀恰好将损坏层切除。清理结构设置在流水线后端,贴近传送辊的上方设有转辊,转辊表面附有清理刷,转辊由电机带动快速旋转,使得清理刷快速打磨输送带的切除面。
为了更好的实现该发明的目的,如上所述的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打磨结构上部设有一个吸收碎屑的除尘箱,除尘箱将打磨机构包围,将打磨时产生的废屑回收,通过外接的排料斗排除。
如上所述的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分切结构与打磨结构之间设有一对上下设置的转辊,转辊夹紧输送带,通过电机驱动,带动输送带前行。
说明书附图:
图1为该实用新型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出辊 2-传送辊组 3-输送带 4-传送辊 5-辊轴 6-分切刀 7-转辊8-除尘箱 9-转辊 10-清理刷 11-排料斗 12-传送辊组 13-转辊 14-电控箱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作为对发明内容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输送带损坏层清理设备,包括传输结构,损坏层分切结构,切除面打磨结构三部分构成,设备设有电机,电控箱,通过电控箱控制电机驱动。如图1所示,传输结构包括设备一端的输出辊1,以及设备流水线上的传送辊组2、4、12,待维修的输送带3卷在输出辊1上,通过输出辊1的转动输出,通过传送辊2向前运行。输出辊1下线为损坏层分切结构,包括一个辊轴5与贴在辊轴上的分切刀6组成的刀辊组合,分切刀6与辊轴5之间的距离根据输送带的厚度调节,当输送带3通过辊轴5与分切刀6之间时,分切刀6恰好将损坏层切除。在刀辊组合下游设有一对上下设置的转辊7、13,通过电机驱动,转辊7、13夹紧输送带3,带动输送带3前行。在流水线后端为清理结构,贴近传送辊组12的上方设有转辊9,转辊9表面附有清理刷10,转辊9由电机带动快速旋转,使得清理刷10快速打磨输送带3的切除面。打磨结构上部设有一个吸收碎屑的除尘箱8,除尘箱将打磨机构包围,将打磨时产生的废屑回收,通过外接的排料斗11排除,整台设备通过电控箱14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军,未经赵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谐波齿轮的滚子形波发生器
- 下一篇:微快速原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