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中棒连接的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592.0 | 申请日: | 2006-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19/04 | 分类号: | A4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中棒 连接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骨,特别是涉及一种伞中棒连接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可折叠晴雨伞的伞骨包括尾骨、中骨、中棒、上巢、下巢、开伞手柄等。中棒由多节套管相互套接而成,套管之间设有用于使两套管拉动后相对固定的弹片和卡柱(如:滚珠),定位件固接在弹片的一端,利用弹片的弹性将固接其端部的定位件插入套管上的卡滞孔内,实现两套管的相对固定。习用的卡柱1’(如图1所示)由一端球形的柱体11’和固接在球形柱体11’底面的凸柱12’组成,凸柱12’可插入弹片2’的固定孔21’内,通过铆接或点焊等方法将其固定在弹片2’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单的伞中棒连接的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伞中棒连接的改进结构,它主要由两节以上的套管组成,两节以上套管的以拉杆式套装而成,在一节套管内固接有弹片,在弹片的端部设有卡柱,该卡柱可卡滞在与其相配套管上的卡滞孔内,通过卡柱与卡滞孔的配合,实现套管之间的活动卡滞;所述的卡柱由一端为球面的柱状体、与该球面邻接的环绕柱状体全周的环形凸缘和位于柱状体底端的小凸台组成。
所述的小凸台自柱状体的底面中部向外延伸,可插入固定在弹片一端的通孔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多节套管之间卡滞的卡柱上增设了一环绕全周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的径向尺寸大于套管上用于卡滞卡柱的卡滞孔的直径,使得卡柱即使在其与弹片的固接部松脱时,也不会从套管的卡滞孔中脱出,从而保证了两套管之间的正常卡接,其使用功能不会受影响,这对卡柱和弹片的连接的牢固性工艺要求大大降低,加工更加容易,制造更加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卡柱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中棒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中棒中的安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伞中棒连接的改进结构,它主要由套管1、套管2、弹片3、卡柱4组成。
套管1可活动插入套管2内,形成拉杆式套装,在套管1内固接有弹片3,在弹片3的端部固接一卡柱4,该卡柱4可活动插入套管1的卡滞孔11内并能卡滞在活动插入的套管2上的卡滞孔21内(如图4所示),通过卡柱4与套管2的卡滞孔21的配合,实现套管1、套管2之间的活动卡滞,使得套管1和套管2可自由的伸长和缩短。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卡柱4由一端为球面的柱状体41、与该球面邻接的环绕柱状体41全周的环形凸缘42和位于柱状体41底端的小凸台43组成。所述的小凸台43自柱状体41的底面中部向外延伸,可插入位于弹片3一端的通孔内,通过铆接、点焊等方式将其固接在弹片3上。所述的环形凸缘42的径向尺寸大于套管1、套管2上用于卡滞卡柱4的卡滞孔11、21的直径,使得卡柱4即使在其与弹片3的固接部松脱时,环形凸缘42会因弹片3的弹力而顶靠在套管1卡滞孔11的周边,而不会从套管1、套管2的卡滞孔11、21中脱出,从而保证了两套管之间的正常卡接。由于卡柱4即使在其与弹片3的固接部松脱时,使用功能不会受影响,这对卡柱4和弹片3的连接的牢固性工艺要求大大降低,使得加工更加容易,制造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这种卡接方式,同样适用与三节、四节套管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卡柱设有环绕柱状体全周的环形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未经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