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477.3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3/42 | 分类号: | G01P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是利用霍尔效应的机动车轮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机动车速度传感器采用霍尔效应元件作为传感元件。该传感器通过一个霍尔效应元件来感应齿轮旋转时所产生的周期性的电磁场变化,即齿轮的每个轮齿经过传感器附近时,可以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以此来检测所述的齿轮的旋转频率,并通过齿轮的旋转频率进一步求出与齿轮联动的车轮的转速。目前在制造这种传感器时,先把霍尔效应元件放置在一个支架上,并使之与传输检测信号的线束电连接,将它们装入传感器主体,然后通过注塑聚合材料将霍尔效应元件、支架及线束牢固地固化成为一个整体,聚合材料将霍尔效应元件封裹在主体内部,使得该传感器在潮湿,多尘,腐蚀的工作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然而,这种传感器的一个缺点是,在注塑时,霍尔效应元件会接触温度高达300度的熔融的聚合材料,有时这种高温会导致电路元件的损坏,造成传感器成品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或其他电气元件不接触熔融的高温聚合材料,而又能将传感元件封裹起来,并与支架、线束及传感器主体固化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一个支架,安装在该支架上的传感元件以及传输检测信号的线束,上述传感元件与所述线束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探头壳体,上述传感元件的全部以及上述支架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所述的探头壳体内,所述传感器主体将上述探头壳体与上述线束连接起来。
所述的传感器主体、探头壳体以及线束联结为一个整体,将所述传感元件密封在探头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探头壳体在与上述主体连接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凸起物,以便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牢固。所述的凸起物通常设在上述探头壳体的开口一端,且在其外侧周壁上连续或不连续地延伸,例如,所述凸起物是设在上述探头壳体外侧周壁上的两个以上环状凸起。在进行注塑时,相邻凸起之间有槽,熔融的聚合材料或塑料嵌入这些槽中。上述环状凸起也可以是断续的环,在外侧周壁上围绕上述探头壳体开口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凸起物的延伸方向大致与所述探头壳体的纵轴线相互垂直。在与传感器主体通过例如注塑而融合为一体后,探头壳体在传感器纵向上的抗拉强度增加。
同理,在传感器主体与上述线束的连接区域,可设置同样的凸起物,达到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环状凸起顶部为楔形,其楔角α为18-22度。这种设计使得加工容易,在传感器的探头壳体本身体积很小时,这点尤为重要。作为替代方案,所述环状凸起顶部截面也加工成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中,所述的探头壳体的外形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空间形状以及加工工艺要求来确定,一般而言,为长方体或圆柱体,这意味着,其上可以为安装、定位、工艺而设孔、槽或局部边沿,但所述探头壳体的主要部分呈长方体或圆柱体。所述的探头壳体的壁厚应大于0.7毫米,以保证自身的强度并为上述凸起物的加工留有加工余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所述的传感器为轮速传感器,传感元件为霍尔效应轮速检测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由于独特的探头壳体设计,将传感元件和/或相关电路全部装入探头壳体内,而探头壳体再与传感器主体以及线束注塑成为一个整体,传感元件和/或相关电路在注塑过程中不与高温熔融的聚合物直接接触,避免了高温对敏感的传感元件和其他电子元件的潜在损害。特别是,所述探头壳体在与上述主体注塑连接的区域设置凸起物,不但增大了两者的融合面积,而且注塑之后在该区域形成的相互交错咬合的结构,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纵向上的抗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传感器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一个纵向剖面图;
图4所示为探头壳体的一个纵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探头壳体的传感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结构,在这个实施例中,以采用霍尔效应传感元件的轮速传感器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类似的传感器。在图中,数字标号1表示传感器的主体,2为线束,3为探头壳体,4为支架,5为霍尔效应传感元件,6为壳体上所带有的、为增强注塑效果而设的凸起物,7为套箍,8为固定螺栓,9为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