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换正负极性的通用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273.X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5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华 |
主分类号: | H01R33/18 | 分类号: | H01R33/18;H01R33/9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勋阶 |
地址: | 42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换 正负 极性 通用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对多种型号的手机电池充电的手机通用型充电器,特别是一种可调换正负极性的通用充电器。
背景技术
手机通用型充电器是为了让一个充电器能对多种型号的手机电池进行充电。各种手机的型号不同,手机电池的电极所处的左右位置也各有差异,电极没有一个统一的位置。在现有的通用型充电器中,都设有两个可以移动的触针与电池的电极接触,再用一个微型开关来调换触针的正负极性。由于微型开关是机械元件,使用的寿命有限,也就缩短了充电器的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换正负极性的通用充电器,其上有与电极正负极相接触可调换极性的触针,装上电池时,就可以调整好触针的正负极性,使电池的正电极与正触针接触,负电极与负触针接触,不再需要微型开关来调换触针的正负极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可调换正负极性的通用充电器包括夹板、外壳、电路板和隐蔽式插头,夹板与外壳的上面用转轴联接,转轴上装有旋转弹簧,旋转弹簧的两端分别压在夹板和外壳的上面,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隐蔽式插头位于外壳的下面,外壳的前面为圆弧形,在外壳圆弧形的前面有一个便于第二触针伸出的窗口、用于第一触针定位的凸块、以及便于第一触针伸出的小孔,外壳内还安装有中间层,中间层的上面有一个条形台阶和一个圆形台阶,下面有一个螺钉座,第一触针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圆形台阶上,第二触针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螺钉座上,第一触针和第二触针的另一端分别从外壳圆弧形前面的小孔和窗口中伸出,再直角向上弯曲90度,到达外壳的上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触针伸出的距离比第一触针伸出的距离长,形成凸出回弯部。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螺钉座位于与转轴垂直的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条形台阶与中心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如上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时将手机电池夹在夹板与外壳之间,将手机电池的一个电极对准第一触针,将第二触针向外凸出的部位拉开调整位置对准另一个电极,调整第二触针不仅能对准电极,还可以调整电极的极性,这样就不需要一个机械式开关来调整电极的极性,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不受机械式开关的限制,大大延长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可调换正负极性的通用充电器包括夹板1、外壳2、电路板3、中间层4、第一触针5、第二触针6和隐蔽式插头7,夹板1与外壳2的上面用转轴11联接,转轴11上装有旋转弹簧,旋转弹簧的两端分别压在夹板1和外壳2的上面,外壳2的前面为圆弧形,在外壳2圆弧形的前面有一个便于第二触针6伸出的窗口21、用于第一触针5定位的凸块22、以及便于第一触针5伸出的小孔23,电路板3和中间层4安装在外壳2内,中间层4的上面有一个与中心线垂直的条形台阶41和一个圆形台阶42,下面有一个位于与转轴11垂直的中心线上的螺钉座43,第一触针5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圆形台阶42上,第二触针6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螺钉座43上,第一触针5和第二触针6的另一端分别从外壳2圆弧形前面的小孔23和窗口21中伸出,再直角向上弯曲90度,到达外壳2的上面,且第二触针6伸出的距离比第一触针5伸出的距离长,形成凸出回弯部61,隐蔽式插头7位于外壳2的下面。
当用本实用新型对手机电池充电时,将手机电池夹在夹板1与外壳2之间,将手机电池的正极对准第一触针5,将第二触针6向外伸出的回弯部61拉开,调整位置对准手机电池的负极,将隐蔽式插头7拿出插在电源插座上即可对手机电池充电。第二触针6向外伸出的距离为1至5mm,以便更好地用手指甲抓住第二触针6向外伸出的回弯部61。
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充电器时,可用外罩将触针罩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华,未经李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锯齿螺纹的自攻螺丝
- 下一篇:导线剥皮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