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转位铣削刀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181.1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平;李屏;王社权;邓秋元;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转位 铣削 刀片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铣削刀片,尤其是立装的可转位铣削刀片。
背景技术
立装刀片利用其刀片较厚的尺寸来承受切削力,相对平装刀片可以承受更大的切削力,广泛应用于重型切削。在US3694876(Oct.3,1972)中公布了一种可转位立装铣刀片,其主切削刃被安装成铣刀的工作切削刃时具有正的轴向前角,但这种刀片上具有后角,生产工序较长,而且在大切深状态下轴向力较大,可能引起工件变形。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3825556.1(公开号CN 1713963A,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公开了一种能够铣削工件内方形肩部的双侧可转位立装刀片,该刀片具有四个主切削刃,每个主切削刃在作为操作切削刃安装在铣刀上时也具有正轴向前角,但是该立装刀片的定位面较小,在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较大的情况下定位面承受能力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于大切深、大进给下的立装可转位铣削刀片,切削时产生的轴向力小、定位可靠且简化加工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可转位铣削刀片,包括:
两个相同的相对端面,它们具有围绕着从中穿过的第一轴线的180°旋转对称性,在所述相对端面之间延伸着的两个相同主侧面和两个相同副侧面以及四个修光侧面;
两个主侧面具有围绕从中穿过的第二轴线的180°旋转对称性,所述第二轴线R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两个副侧面具有围绕从中穿过的第三轴线的180°旋转对称性,所述第三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
四个修光侧面具有围绕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的180°旋转对称性;
任一相对端面和两主侧面、两副侧面分别形成了两条主切削刃、两条副切削刃,以及两个下凹角部和两个抬高角部;且任一相对端面在两抬高角部与修光侧面相交形成两条修光刃;
其特征是:在每一相对端面上分别有四个分屑槽,且四个分屑槽具有关于第一轴线的180°旋转对称性。
所述主切削刃与垂直第一轴线的平面成一夹角α、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R2组成的平面平行,且5°≤α≤15°
所述主切削刃的前正面由抬高角部向下凹角部延伸,且宽度b=2mm~4mm之间。
所述任一副侧面与相邻的两个修光侧面在垂直第一轴线的平面内呈夹角β,且1°≤β≤60°。
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四个分屑槽、且关于第一轴线180°旋转对称,改善了断屑、排屑状态,控制切屑流向,降低了切削力。主切削刃由抬高的角部向下凹的角部延伸,与垂直第一轴线的平面的角度α在5°~15°,使得前角逐渐变大,因而降低切削力、改进切削性能;同时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组成的平面平行,即刀片采用无后角设计,便于采用直孔模、从垂直端面的方向横向压制成型,这样可以免去割型和成型砂轮磨槽及磨后角的工序,简化了生产工艺。包含主切削刃的前正面同样由抬高的角部向下凹的角部延伸,宽度在2~4mm范围内。当安装后,一主切削刃进行切削作用,另一主切削刃所在的前正面为一定位面,刀片在铣削过程中定位面较大,定位可靠。
由于同一相对端面的副切削刃在抬高角部和下凹角部之间延伸,并且相对端面具有关于第三轴线的180°旋转对称性,因此刀片具有相当于V型的结构形式,能有效降低轴向切削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刀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刀片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刀片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刀片的右视图;
图5为沿着图3的F-F剖面图;
图6为沿着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802.11b的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
- 下一篇:翻车机电子轨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