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焊接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5430.3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蔡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5H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达猷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焊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平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焊接平台。
背景技术
焊接加工件时,一般将加工件放在焊接平台上进行焊接操作。在对尺寸较大的加工件进行焊接时,如果加工件的边缘有多个焊接点,而这多个焊接点之间的距离较大时,这就使一支焊枪能焊接的焊点有限,需要焊接这支焊枪不能焊到的焊点时,就需要使用另一焊接工位才能实现,传统的焊接平台不可旋转,对一个加工件的焊接需要多工位或者同一工位配备两只以上的焊枪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需一工位即可完成对加工件边缘的多个焊接点焊接的旋转焊接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焊接平台,包括支座、可固定加工件的固定台,该固定台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支座上;其中,其还包括枢转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卡臂,所述固定台上形成有卡槽,该卡臂可卡入该卡槽使该固定台相对该支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固定台的临近所述支座的一侧形成有卡盘,所述卡槽开设在该卡盘的边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中,其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卡臂呈具有竖臂和横臂的L型,该竖臂与该横臂的连接部枢转连接在所述支座上,该竖臂可卡入所述卡槽,该横臂的远离该竖臂的一侧上形成有回位臂;该回位弹簧的一端连接该回位臂上,另一端连接在该支座上,该回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座,该卡座远离该回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回位臂和所述支座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圆球相应的凹孔,该圆球卡入该凹孔内形成万向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横臂的自由端部上固定有踏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支座上设有转轴,所述固定台固定在该转轴的一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二至十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焊接平台,由于固定台可相对支座转动,并可通过枢接在支座上的卡臂卡入形成在固定台上的卡槽使固定台可相对支座固定。因此,通过转动该固定台,使分布在加工件的多个焊接点只需一工位即可完成焊接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焊接平台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焊接平台,包括支座1、可固定加工件的固定台7、回位弹簧3、卡臂4。
所述支座1上设有转轴6,所述固定台7固定在该转轴6的一端上;所述固定台7的临近所述支座1的一侧形成有卡盘5,该卡盘的边缘上开设有二个卡槽50;所述卡臂4呈具有竖臂41和横臂42的L型,该竖臂41与该横臂42的连接部枢转连接在所述支座1上,该竖臂41可卡入所述卡槽50使该固定台7相对该支座1固定;所述横臂42的自由端部上固定有踏板43;该横臂42的远离该竖臂41的一侧上形成有回位臂44;所述回位弹簧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座31,该卡座31远离该回位弹簧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球32;所述回位臂44和所述支座1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圆球32相应的凹孔33,该圆球32卡入该凹孔33内形成万向节,该回位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其弹力使该竖臂41牢牢地卡止在该卡槽50内;当需要旋转该固定台7时,用脚踩踏该踏板43,使该竖臂41脱离该卡槽50,该固定台7处于不受该竖臂41限制状态,可相对支座1转动;当该固定台7旋转一定角度后,需要固定时,使该卡槽50的位置与该竖臂41相应,松开该踏板43,回位臂44的竖臂41在回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卡入该卡槽50内,限制该固定台7旋转。
当然,该回位弹簧3的两端端也可以以下方式连接该回位臂44和该支座1上:在该回位臂44和该支座1上分别形成有凸柱,该回位弹簧3的两端分别卡套在该凸柱上;或者,在该回位臂44和该支座1上分别形成有沉孔,该回位弹簧3的两端分别卡入在该沉孔内。
所述卡槽50的数量不限于二个,根据加工件的周缘所需焊接的部位,使各所需焊接的部位可旋转到焊接工位,其数量可为三至十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5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的车辆铝轮圈
- 下一篇:光感测元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