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条转角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879.2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蒋爱国;蓝春高;侯章涛;夹书琴;韩荣连;赵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B60J10/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刚;张一平 |
地址: | 315609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条 转角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附件,尤其指一种用于车门窗密封条与车体钣金之间连接的密封条转角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车门窗及车体钣金之间的密封都采用弹性橡胶密封条,密封条与钣金之间的连接大多由卡扣实现,但现有密封条与钣金之间的连接少有在密封条的转角处设置卡扣,并且,密封条本身并不带有卡扣。故目前在安装密封条时,为了将密封条固定至车体钣金上,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预先在车体钣金上设置固定孔,在安装前,先确定密封条与固定孔对应的位置,然后在该位置上打孔和安装卡扣,最后将安装好卡扣的密封条卡入车体钣金的固定孔内而完成密封条的安装。由于目前的这种安装方式定位比较困难,而在转角处的定位则更加困难,因此现有密封条与车体钣金之间在转角处均没有卡扣加以连接,而转角处又通常是容易出现贴合不好等密封问题的地方,从而导致现有密封条与车体钣金之间的连接和密封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在安装密封条时,需在密封条上进行定位、打孔和安装卡扣等操作,工序复杂,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再者,在密封条上进行人工定位、打孔,很难保证定位精度,容易在密封条和钣金之间产生错位,从而引起起皱、拱起等现象,造成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连接牢固、定位精确、容易安装且密封效果好的密封条转角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密封条转角固定结构,其具有带转角的密封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本体转角处以嵌件形式注射有用于与车体钣金上的固定孔相连接的卡扣。
所述密封条本体转角处的内壁和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的卡扣。
所述卡扣包括嵌在所述密封条本体中的固定部和外伸于所述密封条本体外的卡脚部。
所述卡脚部呈中空圆锥状凸起,并在该圆锥状凸起的底部周面上设有环形卡槽。
所述环形卡槽之上的圆锥状凸起的周面上开有纵向口而形成有弹性卡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连接牢固,定位精确;2、省去了定位、打孔和安装卡扣等后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3、使密封条转角与板金更贴合,增强了密封效果;4、高精度的定位,可消除密封条与板金装配时产生错位,避免因而引起的起皱和拱起的现象,改善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密封条转角固定结构,其具有带转角的密封条本体1,密封条本体1转角处的内壁1a和侧壁1b上均以嵌件形式注射有用于与车体钣金上的固定孔相连接的卡扣。密封条本体1转角处内壁1a上卡扣2的结构为:包括嵌在密封条本体1中的固定部3和外伸于密封条本体1外的卡脚部4,卡脚部4呈中空圆锥状凸起,并在该圆锥状凸起的底部周面上设有环形卡槽5。而密封条本体1转角处侧壁1b上卡扣6的结构为:包括嵌在密封条本体1中的固定部7和外伸于密封条本体1外的卡脚部8,卡脚部8呈中空圆锥状凸起,并在该圆锥状凸起的底部周面上设有环形卡槽9,环形卡槽9之上的圆锥状凸起的周面上开有六道纵向口而形成有六个弹性卡爪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中间下凹镀槽孔的金属线材热镀设备
- 下一篇:臭氧—一氧化氮果蔬保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