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喷火枪的喷嘴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769.6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胜 |
主分类号: | F23D14/52 | 分类号: | F23D14/5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2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喷火 喷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喷火加热装置的喷嘴组件,尤其涉及能配合压电式发火端使用的手持式喷火枪的喷嘴组件。
背景技术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0253263.8公开了的《手持式丁烷喷火灯》是一种以丁烷液化气作燃料的手持式喷火灯,它由内三通灯体和灯座及储汽罐组成,灯体前端连接喷嘴及散热管、导火片,灯体后端设置针阀开关,灯体下端连接在灯座上,并藉灯体内的顶针刺入储汽罐使灯体的内腔与储汽罐连通。灯体前端连接喷嘴的外经套置一连接管,并用螺钉固定,连接管前端螺纹连接散热管,散热管前端通过护套设置一导火片,护套用销钉固定在散热管上,导火片被嵌装在散热管的前端,导火片上开有数个通孔。如此的喷嘴组件,液化气直接喷出,由于气体不能充分汽化,燃烧值通常较低,火焰呈红色,并有刺鼻的液化气气味,污染空气,浪费能源,影响使用的效果。尤其无法配合压电式发火端使用。每次使用必需预先点火启动火焰才能正常使用,在点火的瞬间,如果掌握不当,极易出现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气体充分汽化,并能配合压电式发火端使用的手持式喷火枪的喷嘴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持式喷火枪的喷嘴组件,包括有中空的喷头主体,其中:喷头主体内腔后端经密封圈嵌装有接头,接头配装有滤芯和喷嘴,喷头主体中部凸肩螺接有套筒;压电引线端头的发火端与喷头主体的喷口相配合;喷头主体的中部凸肩、前部凸肩和后部凸肩贯穿有铜管;位于后部凸肩的铜管第一端为进气口,连通喷头主体进气腔,位于后部凸肩的铜管第二端为出气口,经滤芯连通喷嘴,以便延长气体流经距离,以便达到更容易燃烧的目的。
优化的措施包括:为了防止喷头主体过热,损坏压电引线,压电引线贯穿喷头主体的中部凸肩和前部凸肩,并在该段上套有陶瓷管。
为达到更好的与调节阀组件密封配装效果,喷头主体腔体后段制有放置厌氧胶密封圈的圆凹口,喷头主体腔体后端口还制有外扩的圆凹口。
为便于散热,确保长时间使用,喷头主体外壁制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喷头主体内腔后端经密封圈嵌装有接头,接头配装有滤芯和喷嘴,喷头主体中部凸肩螺接有套筒;压电引线端头的发火端与喷头主体的喷口相配合;喷头主体的中部凸肩、前部凸肩和后部凸肩贯穿有铜管;位于后部凸肩的铜管第一端为进气口,连通喷头主体进气腔,位于后部凸肩的铜管第二端为出气口,经滤芯连通喷嘴,以便延长气体流经距离,以便达到更容易燃烧的目的。点火过程为液气体经喷头主体进气腔、铜管、滤芯连通喷嘴,喷嘴喷出至出气口,压电引线端头的发火端输出的高压电子打火,比较容易点燃充分汽化的气体。其具有独特的能使气体充分汽化,并能配合压电式发火端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左侧位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手持式喷火枪的喷嘴组件,包括有中空的喷头主体7,其中:喷头主体7内腔后端经密封圈6嵌装有接头5,接头5配装有滤芯4和喷嘴3,喷头主体7中部凸肩螺接有套筒1;压电引线10端头的发火端与喷头主体7的喷口9相配合;
喷头主体7的中部凸肩、前部凸肩和后部凸肩贯穿有铜管2;位于后部凸肩的铜管2第一端为进气口,连通喷头主体7进气腔,位于后部凸肩的铜管2第二端为出气口,经滤芯4连通喷嘴3,以便延长气体流经距离,以便达到更容易燃烧的目的。具体为,点火过程为液气体经过喷头主体7进气腔、铜管2、滤芯4连通喷嘴3,喷嘴3喷出至出气口9,压电引线10端头的发火端输出的高压电子打火,比较容易点燃充分汽化的气体燃烧。其具有独特的能使气体充分汽化,并能配合压电式发火端使用的特点。
为了防止喷头主体7过热,损坏压电引线10,压电引线10贯穿喷头主体7的中部凸肩和前部凸肩,并在该段上套有陶瓷管8。为达到更好的与调节阀组件密封配装效果,喷头主体7腔体后段制有放置厌氧胶密封圈的圆凹口71,喷头主体7腔体后端口还制有外扩的圆凹口72。为便于散热,确保长时间使用,喷头主体7外壁制有散热孔73。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胜,未经王立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