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手持式汽车清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329.0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0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可友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B05B9/01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7525浙江省温岭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手持 汽车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手持式汽车清洗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压柱塞式水泵清洗机的柱塞的运动是通过凸轮来推动,而凸轮采用的是平面凸轮,它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圆环形平面。当电机转动时,电机主轴带动平面凸轮旋转,而平面凸轮每旋转一圈,多组的柱塞总成依次作轴向往复运动一次,将泵内低压水源压入至高压出水区,以完成高压液体的输出。但由于现有清洗机的结构受平面凸轮等的限制,造成清洗机的体积较大、外形笨重,给使用带来不便。由此本案申请人在早期设计了一种外形小巧、使用轻便的手持式汽车清洗机(专利号为:2005201022432),其特点是凸轮采用一斜波轮,通过斜波轮的大致呈斜状的弧形面的工作表面推动三组柱塞向前作轴向运动,斜波轮每旋转一圈,三组柱塞依次作轴向往复运动一次,从而将泵内的低压水源压入至高压出水区,产生高压水柱,达到清洗汽车等的目的。而本实用新型则是申请人在原先专利结构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外观简洁美观,使用简捷轻便,防水效果好的手持式汽车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手持式汽车清洗机,包括有电机、与电机传动轴连接固定的斜波轮以及由斜波轮推动的包含有多组柱塞、柱塞弹簧组成的柱塞总成,所述的柱塞总成装在由柱塞座、油缸及油缸座结合固定的缸体内,而所述的斜波轮的工作表面设在端面处,且该端面为大致呈斜状的弧形面,其特征是所述的柱塞座上结合固定有一泵体,泵体内开设有多个与柱塞相对应并与柱塞腔体贯通的水流通道,每一通道内均装置有用来控制进出水的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所述的泵体的前部和后部下侧分别装有喷嘴和手柄,所述的喷嘴及手柄内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的各水流通道贯通的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
所述的清洗机上设有防水装置,该装置采用分别由设在电机外壳上的第一道百叶窗式进气孔和结合在电机外壳内部的内壳上的第二道百叶窗式进气孔构成的双道百叶窗式结构,并可于两道百叶窗式进气孔之间填充有适量海绵。
所述的电机外壳上的百叶窗式进气孔呈迷宫式结构,电机外壳的上下部分别设有漏水孔。
所述的手柄底端装有与水管连接用的进水接头。
所述的斜波轮可由轴承座、轴承及轴承垫组装构成,其中轴承座与电动传动轴相固定,具有所述的与传动轴传动配合的大致呈斜状的弧形面的工作表面,所述的轴承及轴承垫组装在轴承座上。
所述的清洗机的整体外形做成冲击电钻状。
所述的电机采用串接电机,电机供电用直流12V或交流220V作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清洗机采用从下方进水、前部出水的方式,通过电机的开停直接控制清洗机泵体的工作,操作方便简捷;而将进水管与手柄合二为一,使清洗机的外形更加简洁轻巧美观;设置有由两道百叶窗叶进气孔构成的防水装置,使通道只能进风而不能进水,防止360°的淋水,实现了从内部冷却串激电机,从而减少电机重量和体积,提高电机效率,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反映防水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内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内、外壳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汽车清洗机主要是由电机11、斜波轮、柱塞油缸、泵体7、喷嘴1及手柄12等组装构成,其中:
电机11采用串接式电动工具电机,可采用交流220伏或直流12伏两种电源供电方式,因此本清洗机具备家用电源和车用电源都可使用的特点,使用方便。
斜波轮固定在电机传动轴30上,电机11经减速装置减速后,电机传动轴30带动斜波轮转动。该斜波轮由一轴承座29、一轴承28及一轴承垫27组装构成,其中轴承座29与电动传动轴30用键固定,它具有一与传动轴传动配合的工作表面,且该工作表面加工成大致呈斜状的弧形面。轴承28采用推力滚柱轴承,与轴承垫27一起组装在轴承座2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可友,未经金可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