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468.1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富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E05D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120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门体或窗体中使用的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门体中采用的铰链品种很多,各式各样,一般都是包括通过销轴活络连接的门体连接片、折页、门框连接转片,但是这些铰链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铰链传动过程中门体连接片、折页及门框连接转片都是直接扭转而相互带动,再加上门体的自重问题,形成铰链各部分转动的不一致,铰链受力的不均衡,使铰链很容易损伤,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2所示,为常用的一种铰链结构,门体连接片81、折页82、门框连接转片83之间即是直接扭转而相互带动的,其中84为连接杆、85为销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能使铰链各部分同时转动,并且使其受力得到均衡,增强了铰链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铰链,包括门框连接转片及门体连接片,门框连接转片上设有用于与门框连接的连接杆,所述门框连接转片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凸出的管部一,所述门体连接片端部设有管部二,管部二上设有可与管部一相嵌合的凹部,其特征在于:管部二与门体连接片本体间还设有管部三,所述管部一两端设有齿形一,管部三上设有可与齿型一啮合的齿型二,所述管部一和管部三通过转轴活络连接。
改进的,所述门框连接转片与门体连接片件间还设有若干个中间折页,所述中间折页包括凸出的管部四、管部五及设在管部四和管部五之间的管部六,管部五上设有可与管部四相嵌合的凹部,所述管部四两端设有齿形四,管部六上设有可与齿型四啮合的齿型六,所述若干个中间折页通过转轴相互活络连接成为中间折页组,中间折页组一端的管部四与门体连接片的管部二通过转轴活络连接,中间折页组另一端的管部五与门框连接转片的管部一通过转轴活络连接。
所述中间折页片组的折页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改进的,所述管部四和管部六之间设有中间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门体连接片、折页、门框连接转片之间连接处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形,使得门体转动时,在齿形的带动下,门体连接片、折页、门框连接转片可以同时转动,能使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大大降低了直接扭转而造成的铰链损伤,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常用的一种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框连接转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体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折页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门框连接转片结构示意图,门框连接转片1上设有用于与门框连接的连接杆11,门框连接转片1远离连接杆11的一侧设有凸出的管部一12,管部一12两端设有齿形一13;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门体连接片结构示意图,所述门体连接片2端部设有管部二21,管部二21上设有可与管部一12相嵌合的凹部,管部二21与门体连接片本体02间还设有管部三22,管部三22上设有可与齿型一13啮合的齿型二23;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折页结构示意图,所述中间折页3包括凸出的管部四31、管部五32及设在管部四31和管部五32之间的管部六33,管部五32上设有可与管部四31相嵌合的凹部,所述管部四31两端设有齿形四34,管部六35上设有可与齿型四34啮合的齿型六36,所述若干个中间折页3通过转轴相互活络连接成为中间折页组,中间折页组一端的管部四31与门体连接片2的管部二21通过转轴4活络连接,中间折页组另一端的管部五32与门框连接转片1的管部一12通过转轴4活络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每个折页3上的管部四31和管部六33之间可设中间连接片35,使铰链更加灵活,加工更加方便,铰链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取值。
如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门框连接转片1与门体连接片2直接通过转轴4连接的方式,门框连接转片1通过连接杆11安装在门框上,门体连接片2则直接安装在门体上,门框连接转片1的管部一12上的齿型一13与门体连接片2的管部三22上二的齿型二23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富,未经张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视镜汽车胎压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中央空调出风口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