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箱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411.1 | 申请日: | 200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学科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D4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41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垃圾箱,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设置在街道两侧、公共场所地平面以下使用的垃圾箱。
背景技术
目前,适合置放在地平面以上使用的垃圾箱种类很多,有直立式、横置式等,其结构一般由箱体、箱盖,有些还设有踏板式开盖装置,踏板经铰接件、拉杆机构联接至箱盖,通过踏板控制箱盖的开合。但是,在地面上设置垃圾箱弊端很多,占用空间、污染环境,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在地平面以下设置垃圾箱的构思。
中国专利号98106839.1的“多用途地下垃圾箱”提出了一种地下垃圾箱。它由固定在地下的箱体、脚踏板控制会自动开合的箱盖、可灵活装入和取出的垃圾箱内桶等组成。由于箱盖仅高出地面三厘米,并且四边有坡度,脚踏板带有安全装置,所以,建在人行道边或院子角落的地下垃圾箱不会影响人们的行走安全。向内丢弃垃圾时,踏下脚踏板,箱盖自动打开,松开脚,自动闭合。这是一种适合置放在地平面以下供人们使用的垃圾箱,但是,该垃圾箱也存在缺陷:踏板经铰接件、拉杆机构控制箱盖开合中,不能很好地区分出是有意使用者的踩踏、还是无意使用者的误踩而打开箱盖,其结果不但污染环境也会使误踩者感到难看。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适合置放在地平面以下使用的垃圾箱,该垃圾箱安装后既不会占用空间、影响市容市貌和妨碍路人行走,特别是它能很好地区分出是有意使用者的踩踏、还是无意使用者的误踩,误踩时箱盖不会打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这种适合置放在地平面以下使用的垃圾箱,包括箱体、箱盖、踏板,以及连接在踏板与箱盖之间的铰接组件,箱体上部开口,箱盖位于箱体的开口上方,箱盖偏心定位在一转轴上,踏板、箱盖上设有踏板复位弹簧,踏板的升降经铰接组件及复位弹簧的配合,可引起箱盖相对于箱体的开口作开合翻转,其特征是:在箱体的一侧安装了两块踏板,当两块踏板同时被下压时,才能获得铰接组件及复位弹簧的配合,引起箱盖相对于箱体的开口作开合翻转。
铰接组件由三根杠杆构成,两块踏板的底部经拉线连接至一根平衡杠杆的两端,平衡杠杆的支点固定在一根与之相垂直的中间杠杆一端,中间杠杆的另一端经顶杆与另一根后部杠杆相连,后部杠杆的另一端经拉线与箱盖一端固定,与箱盖相连的拉线上设有复位弹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创新点在于通过设置两个踏板来控制铰接件牵引箱盖动作,除非是小孩玩耍,故意用双脚同时踩踏两块踏板,否则能很好地区分出是有意使用者还是误踩者的动作,因为误踩者不可能用双脚去同时踩踏两块踏板,误踩一块踏板时,其施加的力只会导致平衡杠杆的适当倾斜,而不会使下一根杠杆发生绕支点转动,牵引箱盖开盖。
为进一步加深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箱体1,拉线2,踏板底部3,踏板复位弹簧4,竖直杆5,踏板6、7,平衡杠杆端部8,平衡杠杆支点9,箱盖10,转轴11,定位轴12,箱盖复位弹簧13,后部杠杆14,中间杠杆15,箱体底部16,箱盖复位弹簧挡圈17,档板18,顶杆19。
参见附图,该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箱体1呈筒状,底部内腔为半圆形,箱内可根据需要设置内桶,以便清除垃圾。箱体1上端开口,箱盖10与箱体1开口大小相匹配,固定在一个偏心支点上。在箱体1的外围,箱盖10经铰接组件与两块踏板6、7相联,使用时,两块踏板6、7被同是踩下时,箱盖10才会绕转轴11翻动。
铰接组件由三根杠杆及相应的拉线、复位弹簧和定位销构成。踏板底部固定安装一根竖直杆5,竖直杆5上套置一只踏板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夹在踏板6与档板18之间,档板18中部具有一通孔,踩下踏板6时,竖直杆5下端可穿过该孔。竖直杆5下端经拉线2与平衡杠杆一端相连接。平衡杠杆的支点9即为另一根中间杠杆15的一端,中间杠杆15的另一端经顶杆19与后部杠杆14一端相连接,后部杠杆14的另一端经拉线与箱盖10一端固定,该拉线上设有一个复位弹簧13,箱盖10翻开时会压缩复位弹簧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学科,未经郑学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