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气压式双自动沼气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248.9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2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潘柏华;鲍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安文华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1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自动 沼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池,尤其是可自动进料、自动出料的高气压式双自动沼气池。
背景技术
在农村中推广沼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常规的沼气池尚存在以下多种不足之处:1、因沼气池大多暴露在地面上(一般需十多平方米),所占用的土地无法再耕种庄稼,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2、沼气池暴露在地面上,池内液体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夏天与冬天发酵的时间差别较大,造成夏天产气量过大而冬天产气量常常不足;3、出料的工作量大;因为沼气池内的料液经过发酵后的成为液态的沼液和含有固形物的沼渣,常规的沼气池仅能输出沼态而无法排出沼渣;随着时间的延长沼渣逐渐增加,需专门打开池盖捞取沼渣(即出料);定期出料的工作量大又麻烦且易发生安全事故。目前虽有改进设计的沼气池,还是未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沼气池的改进,该装置应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具有占用土地少、受环境温度影响小、能自动进料和自动出料的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气压式双自动沼气池,具有筒状的池体,池体的两个侧边上通过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分别连通进料池和出料池,池体的顶端制有出口并用顶盖密封,顶盖中还设有一通入池内顶端的输气管用于引出沼气;所述的池体、进料池和出料池除了顶端的出口之外全部埋入地面以下;所述的池体上通往进料池的进料口的位置低于通往出料池的出料口的位置。
所述的进料管道的内径是出料管道的内径的三分之二至六分之五。
所述的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垂直高度差距在20至50厘米。
所述的进料池和出料池分别接通污水管和沼液输出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池体的顶端完全封闭,沼气积聚在池内液面以上部位;随着池内沼气的不断产生,沼气压力相应提高;不断提高的气压迫使沼气池内的一部分料液压至进料池和出料池,使得进料池和出料池的液面升高;这样,进料池和出料池的液面与池体内的液面就产生了一个水位差(即水压,也即沼气气压)。用气时,沼气开关打开,沼气在水压下排出;当沼气减少时,进料池和出料池的料液又返回池体内,使得水位差不断减小,沼气压力相应降低。在水压反复变化的过程中,池内浮在液面的沼渣就不断被推压至池边;由于出料口的位置高于进料口,而且出料口的口径又大于进料口的口径,因而多数的沼渣能够挤入出料口并被压送至出料池,少量的固形物虽也会挤入进料口,但被进料口经常输入的料液重新冲回到池体(新加入的料液总是位于池体的底部,在发酵过程中逐渐上升至液面);所以池内物体总是循环运动,结果达到自动出料的效果。此外,当沼气压力过大时,液面被压低至低于池体出料口上沿,沼气就能自动从出料口经出料池冲出放气(俗称放炮);如此可将池内气压维持在一定范围,保证了池体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由于埋入地面之下,受气温的影响大大减小,无论在冬季或夏季,池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总在有限的范围内,因而产气量能够保持基本恒定,所生产的沼气气压高,可高达20-30kPa;另外,池体埋入地面之下后,仅在地面上露出顶盖(不到1平方米),其余部位仍可耕种庄稼,因而占用土地大为减少(不到原有的1/10),显著节省了土地资源。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出料的功能,无须为清除固形物而专门打开顶盖,大大节省了工作量,免除了定期出料的麻烦,也保证了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安文华饲料有限公司,未经临安文华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