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型砂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226.2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鲍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洪平 |
主分类号: | B24B7/18 | 分类号: | B24B7/18;B24B5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翠云 |
地址: | 31503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型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墙面或者板面打磨作业施工的砂磨机产品制造技术,尤其指砂磨机的粉尘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潢施工中,施工人员对墙面或者板面涂刷油漆、涂料前,都需经多次打磨作业,以使其平面平整光洁无毛刺,保证施工质量。早期的砂磨机产品无粉尘吸附装置,施工时粉尘飞扬,既严重污染室内环境,也容易使施工人员患矽肺之类的职业病。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6月28日公开了名称为“电动吸尘磨砂机”公告号为CN2790670Y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产品从磨头罩进风,经磨头把手、风管、吸尘管、桶体内腔,再从排气孔出风道,可以有效吸除施工时产生的粉尘。但是申请人也发现该产品存在有结构较为复杂、移动不便和重量偏大的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同类产品存在的结构复杂、移动不便和重量偏大的缺陷和不足,向社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移动方便、重量轻以及成本低廉的吸尘型砂磨机产品,以消除墙面或者板面打磨作业时的粉尘污染,保护环境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尘型砂磨机包括电动磨头和吸尘装置,所述电动磨头罩壳内设有与吸尘装置入口相连通的软质通风管;所述吸尘装置设于移动推车上,所述电动磨头罩壳外缘四周设有软质弹性护圈。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真空泵和集尘桶;所述集尘桶内设有内外双层过滤网;所述真空泵入口连接所述软质通风管,出口由连接管通向所述集尘桶的内层粗过滤网内腔。所述吸尘装置也可以是小型工业吸尘器。所述移动推车底部设有多个万向滚轮。
本实用新型产品电动磨头罩壳外缘四周设有软质弹性护圈,可有效阻挡粉尘从施工作业面与砂磨头之间的缝隙溢出,提高吸尘效果。吸尘装置结构简单,粉尘经集尘桶内的内外双层过滤网过滤,尘、风分离干净,排出的空气不再对施工作业场所产生污染,可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产品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维护方便、可靠性好和移动便捷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领域的墙面、板面打磨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吸尘型砂磨机,包括电动磨头1和吸尘装置7,所述电动磨头罩壳2内设有与吸尘装置7入口相连通的软质通风管6,所述软质通风管6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可的长度。为了方便施工作业,减轻劳动强度,所述吸尘装置7设于移动推车10上,所述移动推车10底部设有多个万向滚轮15。为有效阻挡粉尘从施工作业面与砂磨头4之间的缝隙溢出,提高吸尘效果,所述电动磨头罩壳2外缘四周设有软质弹性护圈3。所述吸尘装置7包括真空泵14和集尘桶11;所述集尘桶11内设有双层过滤网13、12;所述真空泵14入口连接所述软质通风管6,出口由连接管8通向所述集尘桶的内层粗过滤网13内腔。当然为了制造方便,所述吸尘装置7也可以是小型工业吸尘器。
下面继续结合附图,简述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分别启动电动磨头1和真空泵14工作,所述电动磨头罩内腔产生负压。此时手提握把5将所述砂磨头4贴于作业平面进行打磨,产生粉尘;由于粉尘受到所述软质弹性护圈3的阻挡以及电动磨头罩2内腔负压作用,粉尘被一概吸入软质通风管6,进入吸尘装置7,并由连接管8导向至集尘桶11的内层粗过滤网13内腔,由内层粗过滤网对尘、风进行一级分离;分离后带细微粉尘的风进入外层细过滤网12,由外层细过滤网对尘、风进行二级分离。二级分离后的干净空气由集尘桶顶部开启的出风口9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洪平,未经鲍洪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节能手电筒
- 下一篇:大型电动汽车蓄电池脉冲式快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