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的底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211.6 | 申请日: | 200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8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余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0 | 分类号: | H01M2/00;H01M2/02;H01M2/04;H01M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20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底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化学电池,尤其是碱性电池的底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化学电池比如碱性电池具有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壳和插入外壳中封闭外壳的底盖组件,底盖组件一般包括底盖、辅助片、绝缘密封圈和芯棒,一般底盖由本体及向下延伸的侧壁和卷曲的边缘组成,卷曲的边缘和绝缘密封圈紧密配合,通过外壳边缘压接形成对电池的密封。现有技术的电池底部结构中,底盖边缘的断面形状是和外壳平行的,即外壳、绝缘密封圈的侧环、底盖边缘三者断面为相互平行紧贴的直条状,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8807484、中国专利号99808907、99805398公开的底盖均为类似结构。此类结构绝缘密封圈和外壳之间密封界面的毛细管道多,密封性差,容易造成电池漏液。同时在外壳边缘压接时由于底盖边缘上端尖角的存在,容易出现中间的绝缘密封圈受损,外壳和底盖发生短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电池的外壳和绝缘密封圈之间密封界面的毛细管道多,密封性差,容易造成电池漏液以及电池外壳边缘压接时由于底盖边缘上端尖角的存在,容易出现中间的绝缘密封圈受损,造成电池的外壳和底盖短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底盖的外沿边缘卷曲,其卷曲部分的断面呈准环形的电池的底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电池的底盖由本体及向下延伸的侧壁、连接环和外环组成,侧壁由本体垂直向下延伸,侧壁下端水平向外延伸成连接环,设置在连接环外侧的外环向下卷曲,其断面呈准环形。将底盖的边缘设计成准环形,一是减少外壳和绝缘密封圈之间的密封界面的毛细管道,可以显著提高外壳和绝缘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性;二是增加了底盖的径向强度,使底盖始终保持足够的径向弹力,保持外壳和绝缘密封圈之间的密封程度;三是底盖和绝缘密封圈的接触面均为圆弧面,外壳压接时底盖不会损伤绝缘密封圈,杜绝了电池在外壳压接时由于底盖边缘末端尖角的存在,容易出现中间的绝缘密封圈受损,外壳和底盖发生短路的情况。
作为优选,底盖边缘的外环为圆环形或开口向内的U形,其下端紧靠绝缘密封圈的平台面。由于底盖紧靠绝缘密封圈,摒弃了使用辅助片的传统工艺设计,不但节约了材料费用,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减少了电池底部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节省的空间让底部的空气室增大,提高了电池的防爆防漏性能。
作为优选,外环的上端和侧壁的下端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环连接。该水平设置的连接环保证了外壳压接后形成的封闭边和底盖本体平面平行,增大了外壳和绝缘密封圈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底盖上的侧壁为圆环形结构,圆环结构上端连接底盖本体,其下端和连接环相连,底盖各构件采用金属薄材整体构成。侧壁的圆环形设计可以保证侧壁和绝缘密封圈的边环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防止边环和侧壁太近堵塞侧壁上的防爆孔。底盖各构件采用金属薄材整体构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作为优选,外环的末端位于底盖的下方。底盖边缘的外环优选向下卷曲一是缩短底盖上圆柱状的侧壁的轴向长度,增加底盖的径向强度;二是在外环的上端和侧壁的下端之间形成水平设置的连接环,连接环的上平面被绝缘密封圈的边环和外壳的封闭边所包覆。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外壳的封闭边和绝缘密封圈的边环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封闭边和边环始终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确保电池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圆环形侧壁的外径小于边环的内缘和封闭边的内缘。圆柱状侧壁的外径小于绝缘密封圈边环的内缘是为了给底盖侧壁上的防爆孔留出排气道,电池内的气体在密封圈破裂时可以顺利排出;圆柱状侧壁的外径小于封闭边的内缘是为了防止外壳和底盖的距离太近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作为优选,外壳上凹槽的底部在外环外缘的最大处附近,外环的外端紧靠绝缘密封圈侧环的内表面。将外壳凹槽的底部设置在底盖外缘的最大处附近,可以使外壳和绝缘密封圈之间的密封连接最紧密,密封程度达到最高。底盖边缘外环的外端紧靠绝缘密封圈侧环的内表面可以使得电池在外壳压接时不需要很大的径向力就可以达到外壳和绝缘密封圈之间的密封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电池密封性能;杜绝了电池在外壳压接时容易出现外壳和底盖发生短路的情况;省去辅助片,节约了材料费用,简化了生产工艺;增大了底部的空气室,电池的防爆抗漏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的底部结构的一种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的底部结构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一种电池底部结构的现有技术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